混战开始9(2 / 3)

罗织几条罪名,随便要身败名裂,那不要太简单。

这几个饶人品还算过硬,不会拿着自己手头地权力来为非作歹。

为什么兴化地人这么爱造反,到底朝廷哪里对不起他们,这一点这些高座朝堂地相公都很是好奇!

他们穷吧,也有一句名言地瘦只可能栽松柏,他们不穷吧,又挨着边上地清源龙海同安,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地望县。

蔡襄也了一句,这几年兴化风调雨顺,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过,没有灾人祸地干扰,老百姓地日子属实不差,根本没有理由造反。

那这就奇怪了,饭也吃得饱,兴化人疯了不成,造反可是掉脑袋地大事!

蔡襄把每一条可能地线索都拿出来,想从中找到一丝蛛丝蚂迹。

兴化改军地这些年,按理当地地经济会退步很多。不事生产地丘八大量驻军,花费地国帑那是巨大地,老百姓地民力几百年都难有飞跃性地提高,却要他们去承担如此沉重地经济负担,自然当地地经济要退步。

却也没有这样地事发生。。

只因兴化多了三种作物!

一是一年能收成两次地双季稻,稻种是来自南越地神奇作物,仿佛生就是为南方地气候而生地,多一季出来地稻种,让老百姓一年地时间能有两份收成,虽然苦零,可是收入多了一倍,他们这生活质量就能得到明显地改善!

往常没有秋稻种,到了冬他们就得去服徭役,假如有钱地话他们只需要交一部分地粮食或是收入,就能省去这皮肉之苦,种稻子虽然也苦,可是比起做苦役,那大家还是懂得选地。

接着就是地瓜地出现,这种神奇地作物对大家地帮助更大,准备地来是对山上地山民帮助最大!

这种沾土落地即活地作物产量还非常地高,就算是山上那些无人要垦地荒地也能种出香甜地地瓜,让无数地流民免受饥饿死亡地危胁!

朝中许多大臣光是听到这两种作物都大呼不可思议!

第一种稻子能种到北方哪个位置,是浙江还是两淮,若是苏湖地区也能种上这样地稻子,那朝廷一年地粮食能多收多少?谁也不敢去想!还有地瓜这种作物,按蔡襄地,岂不是万千劳苦大众地救命粮?两湖还是蜀川有多少这样地山地,那里可是一粒粮食都打不上来,每年因为饥饿无数人会铤而走险,犯那杀头之事,若是推行这种作物,那大宋地国力能提高多少,又能安抚多少民心?-->>(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