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语成谶(2 / 3)
业的事儿?”
“你也是从王硕那边得的消息?”
“不是,我是听别的朋友说的,好像第一批试点就开放了五个名额,京城这边两个,津门一个、魔都一个、羊城一个。”
魔都、羊城的情况张延不关注,他好奇的是京城的两个名额,除了王硕的鼎力影业之外,还有谁入围了。
“好像是个姓董的老板,听说是内蒙那边来的……”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又在路边捡到了忧郁看天的陈道铭。
“怎么了这是?”
张延等他上了车,就纳闷的询问——平时陈道铭就是一股子文艺范,但今儿明显有点过头了。
“没什么,家里的事情。”
陈道铭叹了口气,总结道:“一地鸡毛,不说也罢。”
见他不愿意说,张延也就没追问,而是笑道:“别说,你这气质演刘振云的《一地鸡毛》,确实挺合适的。”
“刘振云的《一地鸡毛》?”
“就是讲一个大学毕业留京的外地男人,在生活的各种琐碎折磨下,逐渐变得市侩又疲惫的故事——刘振云有好几篇写机关单位的短篇小说,攒在一起应该能弄个好剧本。”
张延说着说着,自己也有点上心了。
他这次拉上陈道铭,自然是希望陈道铭能加入即将创办的圆梦影业,但目前他手头上却缺乏适合陈道铭的项目。
如果能把《一地鸡毛》和刘振云其它小说,综合成一部电视剧,还真就挺适合陈道铭的。
【ps:原时空综合了几部短篇的《一地鸡毛》,就是93年下半年立项开拍的——导演冯晓刚、男主陈道铭。】
见陈道铭也对这个话题相当感兴趣,张延干脆给刘振云打了个电话,问他手上有没有那些短篇小说的底稿。
作为鲁迅培训班里的一员,刘振云眼看着莫岩、余桦的小说陆续被老谋子拿走改编,也早就眼热的不行了。
听张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把自己的短篇小说汇总成一部电视剧,他是又高兴又遗憾——这年头小说能改编当然是大好事儿,可电视剧比电影明显低了一个档次,而且张延和老谋子在艺术层面上也没法比。
当然,总体来说还是高兴大于遗憾的。
等张延带着陈道铭和张国利找上门去,刘振云早把小说准备好了,甚至还区分出了主干和可以抛弃的细枝末节。
“老刘,你这是早有准备呀。”
张延听他简单说说完自己的想法,发现刘振云对于编剧的概念,其实要远远高于余桦——当然,余桦经历了半年的改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