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问心(二合一)(2 / 5)

对许负而言,顾芳尘是一道无解题。

而那九个词,则是一道难题。

其因果量虽然超越了“劫海业轮”,但却还没有到问出这个问题的顾芳尘本身这个级别。

不过要想解开这道难题,也并不容易。

从顾芳尘离开中原,直至如今,许负在参寥柱上,星天水镜之前,枯坐以观天命,终于理出其中所埋藏的秘密。

这九个词,每个词,都对应了一个人,一个学道者,或者说传道者,是他们的命数。

因果相连,晦暗不明。

而许负也由此意识到了可怕的一点——

倘若学道或者传道,就是施清光和应白首,想要躲避和提醒其他人的危险。

那么如今这个世界……恐怕已经是遍地疮痍了。

“副墨”,即文字所垂,其牵连之人,便是谢谦。

他是“儒圣”,也是天下公认的“文圣”,声望如树荫盖顶,大魏半壁江山由他而定,文脉由他而起。

尧山书院存在了多久,由他而兴的文字,便传播了多久。

“洛诵”,即传诵所播,所指向的人,是顾元道。

或者说,是曾经占据了顾元道身体的夺舍者。

此人应当便是谢谦的开山大弟子,但是在记载当中,谢谦的这位大弟子并没有姓名,因为他后来叛出了师门,似乎和魔教十上道还有所牵扯。

许负特意仔细算了算,终于发现,这人,应该便是十上道当中的“揭”道,真正的创立者。

也就是说,魔教的组建,也有谢谦的参与。

“揭”道,实际上便是他手底下的人。

真假世子此事,打从一开始,就是儒家和魔教自导自演,顾元道会同时接触儒家和魔教,也是有此原因。

而“洛诵”这一条因果线,已经随着夺舍者的神魂俱灭,黯淡无光,即将散去。

“瞻明”,是目视明晰,指的是“般若莲月”。

但并非现在这个般若莲月,而是那个真正的,被顾明珠所杀的迦楼罗公主般若莲月。

——许负从发现顾芳尘身上有一条五百年前的因果开始,就联系到了般若莲月的身上,只是没想到,两人的关系比她想的还要更加复杂一些。

原本,这位迦楼罗的公主,才是应该传播“瞻明”之道的人。

然而,她早已在五百年前,就被顾明珠所杀。

自然,“瞻明”之道的因果,也随之湮灭。

至于“聶许”,说的是是摩诃无量,“需役”是丁行风,前者正在逐渐黯淡,后者则已经消失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