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战鼓擂(3 / 6)

将”的主,结果在白登山栽了个大跟头。

爻都中,武飞对戍帝所谓“可战,不可战”的自知,是在四五年前才总结出;赵诚这位宿将在这种“战感”上是更强的。

这些年他在和大爻各路兵马交手,对大部分战事在开启前,心中'胜数'都是能定。全身戎装的赵诚在地图西侧,划了一条线,预备兵压西方。

…一组组信鸽,这些信鸽中只有三只是赵诚放出去…

昊国内,昊王正在就大将军的启奏进行讨论。玄黑色的砖阶上,除了有大爻本土加入的人,还有龙裔,有昊天界的国泰人,甚至还有两个金发的异界的骑士。

浦娥看到了赵诚请求出兵的谏言后,点了点头,至于一旁昊王则是捏着手,且余光观察着浦娥的表情。

昊王并非担忧赵诚损兵折将,而是昊国内各个派系对这位大将军的权力有着忧虑。

连续两年向西开拓,那些投入昊国的爻人豪强们,现在为昊国增添了新生的力量。现如今新招募的数万兵丁都是这些豪强们提供的,但是他们也将爻国内世家门阀之间的互斗带到这里,即出人出力后,要从昊王这里争名分。

其中有一部分自诩为忠诚派系力量,就开始帮助昊王警惕,浦娥这一系太师的力量。

且昊天的大爻豪强们也并不希望,赵诚永远和浦娥站在一起。

由于处在权力旋涡中,浦娥也不是完全能避免这些影响。

毕竟这位赵诚在历史上可是有“自立为齐王”的污点。这也恰恰是后来,那位“白登之围”的主宁愿自己上,也不愿放他出来平叛的缘由。毕竟在当时,若是赵诚叛了,谁能压得住?

浦娥在一开始招募赵诚,就并不喜欢赵诚这种“没有王威,却欲攀天”的表现。

而现在,昊国内能有哪位将领能够顶得住赵诚了?

浦娥看着朝堂上的人,知道这些人目前心思,大抵就是想要把这累活推给赵诚的样子。

朝会上,昊王没有驳回赵诚的西征之策,但是对于赵诚要求的领兵数额,给了限制,并没有给其五万精兵,而是缩减到了一点五万精兵。

然而浦娥皱了皱眉:中枢通过削减前沿将军的统兵数量,来获得安全,这不是什么上策。因为对于名将来说,通过骨干搭建新的部队是基操,兵马少了,那么可以在前沿就地征召。

浦娥:诸天验算区域内某历史线模版中,那位洪武的帝王,可是只靠着十八个兄弟就完成了招兵。

甚至对他们来说,带出的旧兵马人数越少,对于名将来说越有提拔自己亲信的机会,因为原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