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上钩(3 / 6)

仅仅携带三天粮草的役农兵团。

相较于昊军的役农是在先锋后面托运粮草,武飞并没有给役农们任何负担,所有辎重是经过计算后,直接跟着先锋军团的木牛流马直接前进,而役农反倒是让他们轻装衔枚,列队急进。

如此一来,确保全军保持一个匀速快速。

…快和慢分割线…

在急行军中,武飞深呼吸,根据天空星光偏差,武飞精准的确定了自己走了多远,并且脑补出了地图。

行军过程中,武飞找到了一个沙地,直接在上面勾画地图,而地图画完了,得到传讯的士官们也刚好按时赶来。画图并没有浪费大家时间。

武飞拿着马鞭抵着最西边的城市,对着麾下几位将领仔细分析后,确定了先打东垒渡这个地方。

关于武飞这个不要钱的战役讲课,大部分将领,表示“完全听从”,但目前动脑子仔细跟随武飞思路的只有三成。一方面这帮人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打算,另一方面他们是迷信武飞靠谱,当然更多想法是,这么多天了,只要别憋在鹿角城这里,就行了。

至于主力带走之后,鹿角城那里守军只有两百精锐,其余都是壮丁,能守得住嘛?

鹿角城不仅可以一马平川的向北出击,还可以从海上退走,同时还能背靠南部几公里外的山区,是防守的好地方。

嗯,为啥背靠山区好防守呢?山区里面可以藏着游击队啊。

武飞在那里设立了三个役农营,差不多一千人,多数都是原本渤郡大姓逃到山里的子弟。武飞亲自跟着本地人,在山上挑选了一些山洞囤积粮草藏兵。这意味敌军在围城之时,得担心南边山里面会不会冒出来一只伏兵,

哪怕是这支役农部队下山敲锣打鼓放炮,围城的昊军大营也得做好被偷袭的准备。——至于搜山?围城需要五六千精兵,搜山十万人都打不住。

当然就是这么个武飞眼里的好地方,在这帮京营士官里,是一刻都不想待。

因为睡觉的地方是土床,床上堆满稻草,稻草内长满虱子。

例如隔壁正在对昊军进行遛狗战术的骑营队长李孝荣就如此点评鹿角城洗漱条件:爷我在京里面的胡须是每日被侍女擦拭三遍(他在吹逼,这是他嫡长大哥待遇),今儿个早上起来发现,被虫子做了窝!相对而言,在风霜中建功立业,也是吃苦,爷宁愿在这里。

回到这个临时沙盘地图上,武飞冰冷如同机器语气,对所有将士们发布了任务。

这些将士们一个个立下了军令状。做好了接下来沙场砍人的准备。

…“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