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种田?我是专业的(加更)(2 / 3)

就连对这个不抱希望的林爸爸也在练习,毕竟,这可是小禾特意带回来的礼物。如果自己不练,小禾会感到失望的。

一夜过去,林家人打着哈欠,来到客厅。

“咦?你们都在啊,有没有练习宝典,效果是不是很好?”林小禾换上长衣长裤,袖子被挽到胳膊肘,头发全部扎起来,利利索索的。

并没有感觉到有效果的林家人,连连点头:“有啊,练完后,整个人都精神抖擞。”

“多谢小禾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宝典。没有你,我们该怎么办哟。”

日常夸夸后,一家人带着林静秋调制的营养液,去田里。

林小禾早就规划好了。

“学校的50亩地,划出10亩给心宝,烦烦他们。另外40亩做对比实验。”

烦烦,豆豆,甜甜和小红都到了成熟期。

林小禾决定留下一批种子,分为四份,在学校的50亩土地里和自己的150亩土地里各种两份。

安全部嘴上说要跟自己合作,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150亩土地里做手脚?

楚淮之不是个靠谱的人,他的50亩土地也不保准。

所以,林小禾不会将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雨露均沾才是最优解。

50亩学校土地,被林小禾命名为5区,150亩则是15区。

使用蓝星华夏传统育肥方式的一组,则是a组。

根据土壤成分,定制化肥营养液的,则是b组。

至此,就有四个对照组:a-5,a-15,b-5,b-15。

4个对照组各占地10亩,里面又细分为:豌豆组,辣椒组,番茄组和玉米组。

这就是最简单的对比实验。

“二姐,我需要你的帮助。”

感谢星际时代的科技,林小禾手持一个白色检测仪,取一份土壤样本,就能在10分钟之内分析出土壤的成分,十分有效率。

学校提供的50亩自然土壤,虽然没有星尘污染,但肥力很低,不施基肥的话,够呛能高产。

林静秋面容严肃,蹲在小妹的身边,清亮的眸子专注地看着林小禾。

林小禾将b-5的土壤分析报告分享给林静秋:“二姐,我需要专门定制的化肥营养剂。”

种田不是简单挖个坑,埋种子,浇浇水就行的事。

在华夏,有24节气,有各种种田的小技巧。

但不能完全照搬华夏经验,林小禾需要将底层逻辑,在参考卫星三号的实际情况后,摸索一套适合卫星3号的种田路子。

例如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