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投票表决(2 / 3)
以难为难没有半点担当还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难怪一家三口会一命呜呼。
“舅舅,你们没有田?”
林田田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一路走过来,并没有田,只有靠河边有些土。
“没有,田要低洼地带才有收,但是靠河边的低洼地总会被水淹,没有收成所以大家都不会种。”
原来如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拉纤就成了我们的全部收入。”关思成对林老三说:“我们关家在码头世世代代都是靠这个过河,你还怕你拉纤养不了家。”
“我回去商量商量。”
老林同志仔细观察过了,靠这个他真养不了家。
因为大家在谁里拉纤都是铆足了劲儿在干,他压根儿就没劲儿,怎么干?
林田田收到了老爹撤退的信号,也只好说天色渐晚要回家了。
告别舅舅舅妈,林田田站在码头高处上仔细观察。
“没有做小生意的。”
“拉纤的都是这附近的村民,没有购买力。”
老林同志虽然不懂生意怎么做,但是也明白还是要有消费圈才行。
“那来来往往的船只客商呢?”
这些船都不大,都是些木船,不过很明显的同行的基本都是几条船,拉纤的人也惯会看眼色行色,往往只围着一个人讨活计。
可见这些船是一个老板的。
之所以要拉纤,是因为到关家码头有一个长石滩,水浅船划不过去,只能拉到码头上来歇歇,然后再顺着码头往下游划。
“这儿相当于是一个中转站。”
林田田总结了一下:“他们都会在码头歇上一段时间然后再走。”
估计着将船靠在关家码头也费了功夫。
“你觉得能做生意?”
老林同志觉得这些人才不会像现代人一样,去哪儿都手上都拿一包,不是不会吃,是不舍。
“没有人做不等于不能做。”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没有人做才是她的商机。
她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她所知,很多穷人家都只吃两顿,要么只吃早饭和午饭,要么就是午饭和晚饭。
对行走的船家和商户却不一样,他们在水路上消耗大,一日三餐也不定,若是有干粮的话是比较适合他们的。
考察回来,林田田信心十足。
“我要在码头上卖稀饭,锅边馍。”
这个东西简单得多。
熬一锅稀饭可以卖很多碗,锅边炕一些馍多少钱一个……简单易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