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朝廷争议(2 / 3)
仍旧有着几十万人马。
其中!就以骠骑将军史文龙、郭亦、郭登、郭江三将为首,全力拒绝南迁;连大司马王铭章,掌管兵部如此之久,总算为自己发出了声明,决议不南迁,就算死战,也不退洛启半步。
而大洪胪赵世延、中常侍固鸠,司徒王贵,等文职大员,皆愿死战到底。
听到蔡中的话,王铭章赫然大怒:“蔡中,做为三公之一,朝廷股肱之臣,不思报国也就罢了!居还提出陷陛下于不义的地步,枉你还读圣贤之书,却不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意!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心都不干净了。”
同为三公,有同列为天下四大家族,王铭章自然不用害怕蔡中。并且!王铭章支持的齐王,并非太子,怼你蔡中又如何?
洛启!乃是四大家族,居住百年之久,实力早已根深蒂固。况且!数百年祖业,都留在洛启,王铭章宁可死战,也不愿后退一步。
否则!祖业未好好守护,家国未好好守护,待他死后,该如何向王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蔡中口舌,丝毫不弱,“粗鄙之徒,目光短浅!你可知,五关若破,匈奴大军直指,便是京城。若崤关失守,四面围城,我军将陷入死地。”
“王铭章,莫以为,老夫不知你心中心思,就你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守住大武、守住陛下、守住祖业,我蔡中安能不想!但你可知,陛下若有闪失,我大武该怎么办,失去的失地,又该如何?”
“蔡中老命一条,死了便死了,大不了!撞死在城头之下,不过一方肥土。但陛下不同,真龙之躯、九五至尊,陛下乃是大武国本,魂之所在,陛下若有闪失,你可担待得起。”
“咳咳咳!”
因为激动,蔡中的喉咙处,不由发出几道剧烈的咳嗽。
年纪大了,身体自然就不如从前。
只是没想到!这几日吵着闹着要迁都的蔡中,并非因为恐惧匈奴,而是担心宣武帝以及大武的未来。
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居还有如此一批大臣,在默默支撑着。今日的吵骂,是宣武帝十几年来,听了最受益的话。
莫名中,倒还是有些小感动。
那些个小官小吏,没有家国之情,倒也无妨!只要这些朝廷重臣,还心思大武,便就足够了。
“好了!两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宣武帝很高兴,至少来说,臣心可用。
王铭章与蔡中,相继退了一步,也不在争执。
“王爱卿要死战,蔡爱卿要南迁,都是为了大武国的未来着想。武能死战,文能死谏,便已经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