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管仲亲自吐槽,齐国盐碱地有多严重(3 / 4)

【尚书上说,这个地区的土地很多都是海滨之地,它是被海水反复冲刷和侵蚀。】

【这里的土壤都是那种白色的,就跟坟墓一样,因为这样的土地是长不出庄稼的。】

【不只是尚书中记载了齐国的地貌。】

【最重要的是管仲自己也爆料了。】

【在管仲的著作《管子》中,他反复强调了一件事。】

【就是管仲和齐桓公两个人在讨论当时的治国良策时。】

【管仲就告诉齐桓公,齐国发展农业是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齐国土地,地泻卤,就是盐碱地!】

【而且,管仲这时候的齐国,可跟姜子牙时期的齐国不一样,这时齐国的面积至少是姜子牙时代的几倍甚至十倍。】

【可即使领土扩张得这么大,管仲时期,齐国盐碱地仍然占据了齐国很大的耕地面积。】

【严重制约了齐国的农业发展。】

【这就说明齐国最开始面临的盐碱地问题有多严重!】

【甚至,之后管仲还进行了一项尝试,就是治理盐碱地,在管子中,他也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比如,他要研究一种农作物,叫:斥植!】

【斥,就是斥卤地,泻卤地,也就是盐碱地。】

【植,就是农作物。】

【合起来,就是能在盐碱地上存活下来的农作物。】

【这个证据说明,我们远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治理盐碱地的技术探索。】

【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当时齐国盐碱地问题有多严重。】

(我去,资料竟这么多,而且都是写在正史中的,以前都没有人发现吗?)

(肯定有人发现了呀,但是发现了又能怎么样,他们是不会用这种角度去思考的,就算他们知道姜子牙时期,所有的地都是盐碱地种不了地,但他依然相信姜子牙是一个农业大国!)

(服了服了,果真是博主说的那句话,读历史就得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自己去分析,无视客观条件,真就是让人齿寒啊!)

(这一下我基本就明白了,管仲和齐桓公其实就是一直在按照姜子牙的改革变法在进行,根本就没有创新出来自己的东西啊,就这还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吗?)

(看来齐襄公得要重新评价了!我感觉他可能会比齐桓公吕小白要强得多。)

…………

春秋

齐桓公用看猪队友的目光盯着管仲。

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听着格外的渗人:

“好好好,咱们的丞相大人,是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