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项将军,走好!(4 / 4)

或许是他年龄最大的缘故。

亦或者是知道自己原本的结局,此刻的他最能感触到项羽的情绪。

就如同原本历史上的他一样。

宁可被朱瞻基杀了,也不想苟且偷生,一辈子被囚禁在深宅大院里。

“其他情况呢?”

知晓项羽的情况后,顾渊随口又问了问大秦的其他情况。

朱高煦想了想,便将自己能知道的,大差不差都说了出来。

巨鹿郡被收服之后,始皇帝加快了秦律的宣传速度。

咸阳那边,造纸术已经彻底工业化,纸张也已经开始向大秦全境内铺发。

连带着,大秦农业化改革,也已经初见成效。

整个咸阳境内,现如今每家每户的秦人,都换上了新的农具。

始皇帝在老秦人的心里,再一次伟大了起来。

与此同时,大秦第一次科举的相关章程,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听说。

来年三月,大秦全境就准备开始举行第一次科举。

同一时间,秦军在长城北境,也如入无人之地。

同样的。

现如今的诸子百家,对于秦国的态度彻底变了!

朱高煦在回咸阳复命的时候,看到的景象连他自己都震惊了。

整个咸阳,让他觉得,比之他们大明的京都,都要繁华的多。

街上随处都能看到诸子百家的人,印刷术,造纸术的出现,使得百家齐聚咸阳。

咸阳城内,到处都能看到印刷出来的百家典籍。

“这么说,这些书,都是你们带回来的百家典籍?”

顾渊看着三个朱高煦带回来的一大包裹书籍,下意识便问了一句。

后者点了点头。

“对,此番在大秦的收获颇多,还得多亏国师了!”

“高煦也不知道带些什么,之前听闻老爷子他们早早便将永乐大典给了先生,又看到这些百家典籍,顺带着便想着帮先生带回来一些!”

“有心了!”

顾渊朝着三人点了点头。

说起先秦的百家典籍,因为时间跨度太长的原因。

到后世,很大一部分都流失了。

就跟大明的永乐大典一样。

当然,之前大明交给他的永乐大典,他早早便通过匿名捐赠给了国家。

现如今的这些百家典籍,之后他也会选择捐给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