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人生何处不相似(2 / 3)

,整个大唐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李世民冲锋陷阵所打下来的。

秦王的荣耀和功劳几乎已经没有人能遮盖,以至于到最后,李渊封无可封。

天策上将的名号,便由此而出现。

位在三公、王爵之上,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正是因为如此,两人在获得这般美誉加身之后,紧跟着便出现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就是他们的兄长,王朝真正的继承人,太子!

杨广的头上有杨勇,李世民上面亦是有着李建成。

两人都清楚,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后路了。

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在一番运作之下,杨广很快便扳倒了兄长杨勇,成为了大隋的太子。

此后,他更是矫诏处死了杨勇和同样对他有威胁的蜀王杨秀,连带着囚禁了汉王杨谅。

其侄子等一干人等,尽皆被其斩草除根。

而相比起杨广扳倒杨勇来说,李世民对上李建成的优势,却显得很是简单。

李建成不是杨勇那样不得父母亲爱的长子,其一身的才华和能力亦是在建立大唐的时候,有着卓越的贡献。

如此,常规手段上扳倒李建成,对于李世民来说,根本不现实。

以至于他不得不另外谋划,兵行险着。

玄武门之变,随之出现。

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李世民顺利成为大唐的太子,次年李渊退位,尊太上皇,李世民登基称帝。

至于杨广,在娇诏杀了杨勇等人后,紧跟着没多久,隋文帝杨坚便也‘因病而逝。’

两者都以次子的身份,‘顺利’登基。

在登基之后,杨广便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一生。

其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讨伐突厥、契丹,替大隋朝开疆拓土。

彼时大隋的疆土,也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扩大。

同时,杨广开始营造东都,修建长城,开凿大运河,疏通南北。

虽是大兴土木,但这些措施的出现,也变相的替未来打下了基础。

文治方面,杨广亦是完善科举制,修缮各类典籍。

单单这样看,杨广好像算不上什么昏君。

不过,和李世民不一样的是。

两人在百姓之间的威望,确实大相径庭!

大业年间,杨广营造东都,开通大运河,修建长城,所动用的劳役高达上千万人次。

按照隋朝的人口平均下来,几乎每一户人家中,都有一人之上的服役之人。

如此,天下皆服役。

百姓苦于役,天下则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