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瘟疫 水师(3 / 5)

“除了五省的情报司外,江苏也派人去找。”

“此人名叫名叫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是江苏吴县人,可以先派人去江苏吴县打听去去向。”

明末这场瘟疫影响重大,波及甚广,患者甚多,

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则是根据汉时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古籍,以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

但是这一次的瘟疫并非是伤寒,而是鼠疫,因此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往往无效,甚至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鼠疫传播极快,致死率极高,很多医生郎中在最开始的时候便因为收治病患而死,更是加剧了疫病的传播。

当时唯一发现这场瘟疫与众不同,并提出了解决之法的医生,就是吴又可。

吴又可根据当时的瘟疫情况,写成了《温疫论》,又根据情况拿出了治疗的方法。

吴又可总结了这场瘟疫的经验,认为瘟疫和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将其称为膜原。

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在临床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反馈。

如何防治鼠疫,陈望清楚,但是如何治疗鼠疫,却是必须要吴又可来。

若是能够找到吴又可,一旦瘟疫真的波及过黄河,好歹还有最后的手段。

“找到之后,将其请到开封府去。”

陈望偏过头,看向胡知礼,再三叮嘱道。

“记住,是‘请’,不要用强,一定不要用强,重金利诱也罢,三顾茅庐也罢,就是不要用强。”

之所以再三的叮嘱,还是因为情报司的做事手段问题。

现在汉中镇下的炮厂之所以能够产那么多的大炮,也不断的改进火铳,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两年的时间内,从东南沿海找来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

这些工匠大部分都是重金聘用而来,但是还有一部分,则是情报司直接绑来的。

这个时期,葡萄牙在澳门有一座炮厂,名叫卜加劳铸炮厂。

当初徐光启等人就是卜加劳铸炮厂购买的红夷大炮。

东南的情报司从这座炮厂里面,绑来了十一名炮匠,其中甚至还有一个葡萄牙人。

当然本来的计划是没有那个葡萄牙人的,都是绑的当地人。

只是情报司在行动的时候,那个葡萄牙人正好和待绑的目标在一起喝酒,于是乎为了保密的需要,两人都被情报司一起绑了回来。

“明白。”

胡知礼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