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内忧外患(4 / 5)
河南那般势如破竹,一路纵横……”
“我知道。”
陈望抬了抬手,打断了胡知礼的言语。
“所以我也没有将希望寄托于这些民变的身上。”
“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需要的——”陈望微微倾身,明亮的眸光在他的跳动,“不过是个师出有名的由头罢了。“
“一个能让我们能够名正言顺,冠冕堂皇进入这两省的由头。”
胡知礼眼神微凝,他是一个聪明人。
只是因为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让他难以想到很多的东西。
陈望的这一席话,让胡知礼原本有些疑惑的心绪瞬间变得清明了起来。
等到他们大军压入江西、湖广两地之后,到时候战事、情况是什么样子,那还不是他们说的算?
一旁的马玉瑛也同样明白了陈望的意思。
汉中镇的情况,陈望并没有对于马玉瑛有多少的隐瞒。
毕竟马玉瑛,将来是会陪着他一直走下去的人。
所以马玉瑛已经知晓了很多陈望做过的事情。
马玉瑛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在军事指挥上,她的天赋甚至比她的哥哥马远山更为优异,虽然还不足以带领一师之兵,但是能力也足以胜过寻常的营将。
马玉瑛很早便已经从四川到了汉中,婚礼的时间也是因为陈望在外所以耽误了下来。
马玉瑛在汉中镇时,很多时候都呆在汉中镇的中军部分设参谋司内。
因此在战略上的眼光,早已经是今非昔比。
“进入湖广、江西两地容易,但是想要接管这两地确实不甚容易。”
“这些州县的官员不会放任义军入城,同样也不会放任我们入城。”
马玉瑛所说的情况,是如今大明各地的实际情况。
明末之时,因为粮饷短缺的原因,加上军将的纵容,所以大多军纪败坏。
所以在明末的时候,常常流传一句俗语。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篦是用竹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两侧有密齿,比旧时木制的梳子更密。
这句话的意思,自然是说官兵搜刮的比贼寇更狠。
所以很多时候,州县的官员会在官兵来到的时候紧闭大门。
陈望当初跟随曹文诏时,很多时候都遇到这种情况。
最为恶劣的是,有一次在山西盂县进剿,军中粮食短缺,他们向盂县要求输送粮食。
盂县不仅不给予粮食,甚至还在城上发炮,打伤了前去要粮的军士。
“现在这些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