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靖南镇(3 / 6)
军兵进行了改编。
山东镇一万二千余人,河南镇三万九千余人,湖广镇一万八千余人。
近战兵和铳兵各占了三万五千人。
近战兵的披甲率在八成左右,还有七千领盔甲的缺口。
左、猛、西军三部整编之后的新军,共有七万二千人,武备仍旧没有替换,很多甲胄根本就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也就是左良玉麾下的兵马武备稍微好些,但也只是稍微好一些。
三镇也都需要武备进行换装。
按照汉中镇如今的海誓铳产量,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彻底对其完成换装。
盔甲的话,就有些遥遥无期了。
“南国如今我们实力足够,军器局制作的盔甲全都优先供应给六大宣慰司吧。”
陈望考虑了很久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
事有轻重缓急,四川那边的局势不稳,战事一触即发。
一线部队的装备必须优先保障,至于南国这边
还可以再等一等。
“河南、湖广、南直隶三处的军器局,如今的情况如何了?”
陈望做出了决定,而后继续询问道。
虽然汉中镇军器局几番扩大,但是仅靠一处军器局供应整个势力还是有些勉强。
其余三地的军器局发展也要提上日程了。
“河南军器局已经重新选址,区域内部水流稳定,已经修建了不少的水力设施,海誓铳已经开始投产,如今月产海誓铳已经可达三千杆。”
“后续所有设施修建完毕,按照规划,河南军器局的产量可以达到汉中镇军器局的产量,年产两万杆。”
河南是中原腹地,在河南的内部,有着大量技艺纯熟的工匠,收拢的工匠人数比汉中镇几番扩编之后的工匠数量还要多。
河南矿产资源也颇为丰富,可以直接就地征集矿石,进行制作,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
“按照总镇之前的指示,湖广军器局的武器匠都调往了汉中镇内,只留甲匠。”
湖广军器局,就是原先的郧阳军器局。
在攻下了武昌之后,郧阳军器局的名字被改成了湖广军器局。
湖广军器局的人数并不多,规模也只有汉中镇的四分之一。
“如果湖广军器局转型全力制作板胸甲,月产量可达千领。”
“至于南直隶的军器局……”
胡知礼停顿了一下,说道。
“南直隶河网密布,极利水利工程的营建,但是工匠并不多,万民军占据南直隶时,到处找寻,将能够找到的工匠全都带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