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朱元璋:自有大儒为咱辩经论道!(2 / 3)

“大夫,我孙子……”

太医点了点头道:“这婴孩,寒邪入体,染上风寒,又无草药医治,方才我听了听他的心肺,发现已有肺风(肺炎)之征兆,得及时医治才行。”

老妪听了,立马又跪了下去:“还请大夫救救我可怜的孙儿。”

太医不敢自作主张,回头望向老朱。

老朱微微点头,太医这才给她写了一个方子,再掏了一些碎银给她,让老妪去药铺拿药。

等老妪心情平复了一些,老朱才开口询问:“老人家应该不是应天府人士吧,你家里人呢?”

“回老爷的话,老婆子是镇江府人士。”老妪把婴儿抱进怀里,抹了抹眼泪,道:“老婆子的夫君死于元末战乱;大儿子上山打猎被野兽给叼走了;二儿子给东家采藕,被淹死在池塘;小儿子前些年被冻死了。”

“儿媳要么走的走,病死的病死。”

“家中原本还有些田地,这些年给儿媳看病,田地都卖了。”

“老婆子实在没办法,才拖家带口来到应天府讨口,希望能盘活我这几个可怜的孙儿孙女。”

说到伤心处,老妪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老朱也是当爷爷的人了。

若是标儿跟月娥还有妹子都没了,那种至亲之人离去的痛楚,老朱不敢想象会撕心肺裂到何种程度。

老朱是看过明史。

看到“自己”年老时,只有一个庶孙跟在身边……

还好……,自己遇到了黄小子,还好时间还来得及,能改变这些事情的发生。

要不,真的是凄凄惨惨戚戚,无处话悲凉。

老朱看了看那几个孩子,想到自己调皮捣蛋的大孙:“府衙不是每日都在施粥吗?”

大明流民很多,哪怕是应天府都杜绝不了流民。

老朱没有让人把这些流民赶出京城,而是让府尹组织人手,每日施粥,尽量让流民都能活着。

毕竟,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回老爷,老婆子每日都有去领米粥,要不,我这几个孙子不可能活到现在。”

老朱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让朱标掏一些碎银拿给老妪,希望她能过一个像样一点的新年。

当然,老朱只要开口,就能让老妪一家老小的命运改变,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像老妪这般的人,大明何其多,老朱哪怕是散尽家产,掏空国库,最多也只能帮助一小部分的流民。

并且,也只能帮一时而已。

想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则需要大明真正的繁荣昌盛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