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秋压戍楼低(2 / 3)

位年长的宿儒,又是介绍字号,又是细数辈分;有个秀才捧着新抄的诗卷,非要林川在卷首题字;还有人执着要行拜师礼,说“得见此等诗才,便是磕三个头也值得”。

林川被这阵仗闹得头大,应付了半日才得以落座。

谢文斌端起茶杯润了润喉,笑道:“让林小友见笑了,文人聚会便是如此,礼数多了些,却也是份心意。”

林川刚要接话,就见陈之遥端着酒坛进来,一边给众人斟酒一边打圆场:“诸位先生的心意,林先生自然领了。不过咱们今日是来喝酒论诗的,太客套倒显生分,不如行个酒令,活跃活跃气氛?”

“好主意!文会无令,如宴无酒,没了滋味!”

谢文斌抚掌赞成,“那……就请林小友起个头?”

林川拱手笑道:“谢老说笑了。今日是在铁林酒楼,陈掌柜才是主人,理当客随主便。再说在座诸位都是文坛前辈,哪有晚辈抢先的道理?”

“林小友这话说的。”

谢文斌摆了摆手,“酒令这东西,本就不分长幼,只论心意。你若执意推辞,便是嫌老夫这张老脸不够分量了。”

周围的文人也跟着起哄。

“林公子就别推辞了!”

“正好让我等见识见识,林公子酒令是不是也带着金戈铁马气!”

林川也不客套,朗声道:“既如此,那我便僭越行这第一令!”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满桌酒菜,最后落在窗外。

“今日是寒露刚过,便以’秋’字为引,每人吟一句诗,句中须带’秋’字,且不能与前人重复。接不上的,罚酒三杯,如何?”

“妙!”周明远第一个叫好,“以秋为题,应时应景,还能考较学问,这令出得好!”

“那周公先来?”谢文斌笑道。

“我先抛砖引玉。”周明远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几片枯叶上,朗声道:“‘阶前梧叶坠,一夜送秋来’。”

“好!”谢文斌率先鼓掌,“‘送秋来’三字,把无形的节气写得有形了!”

坐在周明远身旁的方巾秀才立刻接道:“晚生也凑一句,’篱边菊未黄,秋在枝头瘦’。”

这话带着几分文人的纤细,引得众人点头称赞。

谢文斌捻着胡须,目光转向左手边的白胡子老儒:“李兄,该你了。”

那老儒呷了口酒,慢悠悠道:“‘老砚磨残墨,秋从笔底生’。”

“妙哉!”有人喝彩,“李老这是把秋写进字里了,果然是书痴本色!”

酒令顺着桌子流转,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