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恢复宝钞(2 / 3)

了?”

姚广孝摇头道:“我认为贪了的可能性不大,五百万两,可不是五万两,没有哪个官员敢这样做,应该是赵勉当时留下来的烂账,他当了好几年的户部尚书。”

解缙点头道:“道衍大师说对了,都是赵勉几年下来,遗留的问题,我看李焕文重新查过,也整理过,自以为整理得特别好,实际上错漏太多,对不上的地方也多。”

停顿了下,他又道:“也就是说,我们大明国库,少了五百万两可用的钱,万一大明又需要用钱,要用到了这一笔钱,户部绝对拿不出来。”

“李焕文这个尚书,太废了。”

朱允熥翻了翻解缙查账的内容,叹道:“缺了那么多,我们也补不上,算了我等会拿进去,给皇爷爷看看。”

“补得上。”

姚广孝眯了眯眼眸,好一会了才说道:“殿下忘记了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

“大师的意思是通过印钱,来填补不足?”

朱允熥问道。

姚广孝点头道:“正是如此,但前提是,大明宝钞要有足够的信用,让百姓敢用。”

朱允熥明白姚广孝的意思。

先让大明宝钞,恢复一定的信用,朝廷在用,收税也收宝钞,可以随意把宝钞,兑换成真金白银等。

等到百姓完全信任,正常地使用,不会再追求一定兑换,就能印钱。

印超出准备金数额的钱,填补那五百万两的空缺,等到未来有钱了再填补这个空缺,就能避免若是需要用钱,朝廷又没有钱用的尴尬。

印钱,是调整经济的一种手段。

前提是印的钱,可以花出去,百姓可以信任。

还不会造假,有一定的防伪措施。

朱允熥认真想了好一会:“道衍大师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大明宝钞被骂了那么多年,也该重新整顿起来,我明天进宫,和皇爷爷聊一聊这事。”

其实他也想推动纸币的发行,比起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好多了。

铜钱相对方便,可以暂时不提。

金银等作为交易的货币,其实很麻烦,并不像电视剧电影里面银子可以直接用。

金银的使用,首先需要称重。

货物价值多少,就称重多少,如果有多,还要切割,麻烦得很。

万一遇到金银纯度不够,还需要扯皮。

如果换成纸币,需要多少,给多少即可。

“大明的经济,也需要发展。”

朱允熥心里如此想,口里说道:“还是道衍大师深谋远虑,一想就想到,户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