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制造恐慌!这些畜生的手段真脏!(2 / 4)

就被抢购一空。

老妪当掉了陪嫁的银簪,壮汉抵押了祖传的铜壶,就连平日里最节俭的教书先生,也咬着牙变卖了满架藏书。

有人攥着卖田契换来的碎银,在粮铺外守了整夜,通红的眼眶里只剩疯狂:“给我留袋米!我家孩子三天没吃东西了!”

不知何时,暗巷里开始流传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耳语。茶馆的说书人惊堂木一拍,绘声绘色描述着城外的炼狱景象:“杨柳青的河水漂着尸体,活着的人啃树皮充饥,甚至……”台下茶客们倒抽冷气,手中的茶碗在桌上磕出清脆的响声。

街头巷尾,三五人群聚窃语,有人煞有介事地比划:“我表弟亲眼看见,静海县的流民拖家带口往这边来了,少说也有上万人!”

谣言如同瘟疫般蔓延,每个版本都带着令人战栗的细节。

有人说流民们已吃光了沿途村落,如今正朝着天津卫蜂拥而来;有人断言官府定会停售官粮,将救命的粮食拿去赈济灾民。

更可怕的传言像毒蛇般钻入人心——等流民吃光官仓,就会攻破城门,到时候城里的百姓,都是待宰的羔羊。

这些流言像精心编织的罗网,丝丝缕缕都紧扣着百姓最深处的恐惧。

官仓的存粮确实撑不过二十天,而流民一旦涌入,官府又怎能坐视不理?

更令人绝望的是,就算官仓的粮食倾巢而出,又如何喂得饱数以万计的饥民?

当粮食耗尽,饿红了眼的流民,真会放过城里的富庶人家吗?

恐慌如野火燎原,迅速吞噬了整座城池。绸缎庄紧锁店门,将存粮深埋地窖;当铺里挤满了典当财物的百姓,掌柜的压低价钱,趁机牟利;平日里和睦的邻里,为了几斤粮食反目成仇,拳脚相向。

夜幕降临时,街巷里再不见行人,唯有寒风裹挟着不知真假的传闻,在空荡荡的屋檐下回荡。

城门楼的阴影里,几个头戴毡帽的汉子交头接耳。

他们的棉袄补丁摞补丁,却遮不住腰间鼓鼓囊囊的短刀。

其中一人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压低声音道:“王老爷说了,今儿再掀几场架,城里就得乱成一锅粥!”

话音未落,街角突然传来哭喊声——几个流民打扮的人冲进排队人群,抢夺妇人怀中的粮袋。

尖叫声、咒骂声、棍棒相撞的闷响瞬间炸开,有人抄起路边的石墩子,有人撕扯着对方的头发往墙上撞,鲜红的血迹顺着斑驳的城墙往下淌。

一大早,卓敬便急冲冲赶到工业区向朱高炽禀报,城里粮铺接连出现踩踏事件,已致使三十余百姓受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