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试制成功(3 / 5)
就加钱。
若是实在无法提高效率,便只能再增加水车数量,只是虞部的水车都有定数,挪用一辆便会影响其他工坊的运作。
重建更是耗时耗力,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走这一步。
“是!下官定不负大人所托!”岳钧深深一揖,提着下摆便匆匆离去,脚步轻快得像是脚下生了风,显然是急着去进德坊的工坊,将这喜讯告诉工匠们。
王清晨望着他的背影淡然一笑,转身回了公房。
案上,段柳交上来的《水灾减防公略》才看了一半,他得趁着午后清静,抓紧看完。
……
五月初一,大朝会。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原本按部就班的议事流程,却被工部尚书的一道奏请打断。
当“水泥”二字从尚书口中说出,伴随着那面被抬上殿的水泥墙样本出现时,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此物真能防水固堤?”户部尚书高辅率先发问。
他掌管国库,最清楚每年修缮堤坝耗费的银子有多惊人,若是真有这般好物,不知能省下多少钱粮。
“本官亲试,此物加水凝固后坚如磐石,水泡不烂,虫蛀不腐,用来修缮衙署、加固堤坝再好不过!”农禾底气十足,将水泥的性能一一禀明。
甚至还请力士,当庭用大锤狠狠演示了一番。
八十……
八十……
八十……
王清晨在一旁看着农禾的发挥,心中不免好笑。
殿上百官议论纷纷,有好奇者,有质疑者,更有不少人夺过力士的大锤当庭想要打破吹嘘。
不过结果就是当场便向工部下了订单。
最先开口的竟是京郊雷城的守将,他奏请用水泥加固城防;
紧接着,礼部、兵部、刑部等衙署也纷纷附议,他们的衙署多是陈年旧建筑,每年修缮费用高昂。
如今有了水泥这种便宜耐用的替代品,自然不愿错过。
一时间,向来在六部中不算起眼的工部,竟成了众星捧月的“抢手货”。
梁朝也看了稀奇,当场下了嘉赏圣旨,赏工部白银五百两。
而王清晨作为水泥制法的提出者,分得三十两,虽不多,却也是极大的荣耀。
退朝后,王清晨刚回到工部,岳钧便匆匆迎了上来,脸上难掩激动。
“大人,母版成了!”
王清晨跟着他走到公房门口,岳钧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块黄铜母版,在日光下,母版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那是景佑帝的侧像
眉眼深邃,神态威严,连鬓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