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张绕(上)(1 / 3)
然后让他们分别踏上前往并州的征程。
这些流民将会被分散到冀州的各个郡县之中,具体来说,就是魏郡、清河郡、巨鹿郡、赵郡、渤海郡以及安平郡这六个郡县。
如此一来,每个郡县所需要接纳的青州流民数量大约在二三十万左右。
考虑到这些郡县中世家豪强所掌握的粮食储备,要支撑这些流民两三个月的生活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青州流民的生计问题,那么最多也只能维持他们两三个月的温饱。一旦时间超过这个限度,这些流民恐怕就会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这便是古代社会的现实写照,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百姓们往往难以幸免,大量的人口会因为饥荒而饿死。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之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资源分配机制。
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虽然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口,但当人数超过了土地所能承载的极限时,这个容器就会不堪重负,最终破裂。
而那些依赖土地生存的百姓们,就如同容器中的水,一旦容器破裂,他们将无处可依,面临饿死的绝境。
这便是汉末时期无人赈灾的原因所在。
即使有人想要赈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长却是无穷的。
即使暂时缓解了饥荒,也难以长久维持。
李渊所谓的救灾,实际上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他通过抢夺他人的钱粮来赈济受灾的百姓,看似解决了一时的危机,但实际上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导致一些人饿死,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就拿现在的河北来说,李渊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向东出击,掠夺钱粮和人口。
如此大规模的人为兵灾,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一场天灾。
这场兵灾波及了整个冀州地区,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由于李渊的行动,那些原本会饿死的人得以存活下来,但与此同时,那些拥有财产的人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甚至破产。
在这个时代,破产意味着失去一切,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流民,生活无以为继。
在汉朝末年,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天灾的肆虐,这使得土地的产出大幅减少。
那些家境贫寒、身无长物的百姓们,往往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最终破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