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攻打左邑(下)(2 / 3)
战意志。
面对汹涌而来的敌人,他们毫不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宁可玉石俱焚,也决不能让黄巾贼登上城楼!
只见一些受伤的士卒毫不犹豫地抱住冲上来的敌军,然后毅然决然地一同滚落城下。
这种英勇无畏的行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就在这一刹那间,原本气势汹汹、锐不可当的辅兵们遭遇了沉重打击。
他们那凶猛的攻势就像被一阵狂风骤雨扑灭的火焰一般,迅速消散。
尤其是冲在最前面的辅兵,更是被守军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晕头转向,完全不知所措。
一时间,战场上惨叫连连,鲜血四溅,辅兵们成片成片地倒下,伤亡惨重。
而守军则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尸体扔下楼去,以阻止后续辅兵的进攻。
就这样,辅兵们的第一波冲锋被成功遏制住了。
时间在紧张的战斗中缓慢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李渊站在远处,目光紧紧锁定着城头的战况。
他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期待着自己的士兵能够突破守军的防线,在城墙上站稳脚跟。
可是,看了许久之后,他发现无论是哪一处城墙,己方的士卒刚刚冲上去,很快就会被守城的敌军驱赶下来。
眼前的情景令李渊感到困惑不已,因为这与他以往所遭遇的那些军队截然不同。
通常情况下,在消耗一波城上守军士气,只要发起一轮强有力的攻击,对方的防线往往就会出现破绽。
可如今,这座左邑小城的守军却表现得异常顽强,仿佛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李渊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绞尽脑汁地回想着整个作战计划和部署,试图找出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这片河东之地并非军事重镇,按理说不应该有如此强大的守军存在。
而且还是一个小小的左邑。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眼下的僵局呢?
难道是情报有误?
还是自己对敌军的实力估计不足?
无数个疑问在李渊的脑海中盘旋交织,让他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头绪。
且先不提李渊本人如何,就连他手下那些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文臣武将们,也无一不为这座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小左邑所震撼到瞠目结舌。
若是那坚不可摧的雄关险隘倒也罢了,毕竟其易守难攻乃是人尽皆知的常理。
然而眼前这座城,高度甚至不足三丈,如此规模渺小的一座城池,竟然能够迸发出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