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威震常山郡(2 / 3)

部家当,准备躲在真定县内,以避开即将到来的战火。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并州军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特定的作战习惯。

每当他们准备攻打一座城池时,必定会先对城外的庄园和村落进行扫荡。

他们会强行征召当地的青壮年男子入伍,并驱使这些青壮去攻城。

这种做法在河北地区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没有人敢冒险躲在城外。

常山郡的各个县以及各大世家纷纷派出探子前往石邑县,试图探听一些消息。

然而,探子们传回来的情况却令人十分担忧。

当得知并州的黄巾军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下了石邑县,并且对那些反抗的家族采取了灭族的残忍手段后,整个常山郡的家族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

每个人都被并州黄巾军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因为破家灭门这样的后果,没有哪个家族能够承受得住。

尤其是靠近石邑城的关县,情况更为紧急。

并州黄巾军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是坚守城池,还是选择投降呢?

城内的各个大家族都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定。

而关县的县令却与众不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骨气和担当。

与石邑城县令弃城而逃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他不仅没有选择逃避,反而积极主动地与各家联系,筹划召集各家的部曲庄客,共同守护关县。

一些家族对坚守关城、等待援军的计划表示赞同,并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趁着并州黄巾贼洗城的短暂时间,争分夺秒地紧急征召兵卒,发放武器和少量的甲胄,同时搬运守城所需的器械。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准备了三天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城外出现了匈奴骑兵,正在扫荡城外的村落和庄园!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再次让关城的各大家族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无措之中。

原来,在石邑城被攻下后,徐晃所率领的五千匈奴骑兵经过一天的休整,便被他派遣出去,前往石邑城附近的几个县,对村落和庄园展开扫荡行动。

他们不仅要挟各家的家眷,还强行征召青壮男子入伍为兵。

徐晃显然已经下定决心,既然要攻下常山郡,那么攻城战就是无法避免的。

他所统领的部队被安排作为先锋部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攻城器械严重不足。

随军的工匠们能力有限,只能制造出一些诸如云梯车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