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李世民的决心(2 / 3)

体的打算,可如果您只是单纯想给渭南伯创造一片战场,让这片战场不受到任何人打扰或者觊觎,您应该不必以太子的名义。”

“或许,可以用其他几位皇子,乃至于公主都比太子好一些?”

说到后面,他语气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李世民道:“玄龄说得不错,可把渭南县赐给太子,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公主总有一天要出嫁,而皇子就应该安安稳稳当个皇子,一些东西没必要去了解。”

“那不如把渭南县的官员与驻军全部替换掉?”房玄龄还想再争取一下。

其实不怪那些官员闹这么大,属实是这件事影响不小。

在房玄龄看来,这些没必要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掉。

李世民并未因房玄龄的话恼怒,因为他能感受到房玄龄跟其他官员不同,是真的在为他着想。

一个为他着想的臣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怎能去怪罪?

“玄龄,你此前没了解过什么叫经济流通,故此才会有此疑问。”

“一旦你真正去了解,就会明白朕做得一点都不过分。”

“你看,克明就没反驳朕。”

此话一出,房玄龄的目光立刻转移到自己的老友身上。

对啊!

这个老家伙,自方才明白什么之后,便一直未曾说过话。

房玄龄可没忘记,李世民说过他知道什么叫经济流通。

看来,问题就在这个经济流通上面!

杜如晦没想到李世民又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面对好友埋怨的眼神,无奈解释道:

“房大人,陛下所言不错,此事关乎重大,做得过些是值得的,一些风险当然也要去承担。”

“就好比当年我们跟随陛下打天下时,什么时候打过必胜的仗?”

“想要得到什么,当然也得先把风险承担起来。”

“哈哈哈哈!”李世民龙颜大悦:“好,克明说得好!”

“当初打天下,朕什么时候打过必胜的仗?”

“一些风险和阻碍罢了,子安提出的经济流通,值得朕承担这些风险,清理掉一切阻碍。”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当年征战时的锐利锋芒。

不怪他如此坚定,实在是陈衍给他们描绘的经济流通带来的好处太多,一次次地流通,代表着百姓即将迎来新的天地,代表着大唐将真正强盛。

房玄龄沉默着没说话,在不了解经济流通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还是先不要继续劝说的好。

当然,他现在依然觉得没必要承担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