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 / 3)
一想,似笑非笑地说:“如果朕的确是想自己用印刷术印书,你该当如何?”
“那当然是支持啦。”陈衍马上回道:“我自己在渭南县做这件事本就有一定风险,您倘若想自己拿去大规模印刷,那我就不用承担这部分风险了。”
“再者,那图书馆本就有您五成股份,另外还有三成挂在渭南县官府,我就占两成技术股而已,您若拿走,我还少操些心呢。”
李世民轻嗤,“你呀,还是这么滑头。”
“实话告诉你吧,朕的确没想过要自己拿去印刷,之所以对活字印刷术感兴趣,是因为朕有预感,这种东西说不定会对这片土地产生极大的意义。”
“首次雕刻的模板有资格被朕收藏而已。”
“原来如此。”陈衍知道李世民有收藏癖,没想到他连活字印刷术的模板也想收藏。
不得不说,真有眼光。
李世民笑了笑。
当然,他还有一个原因没说。
拿走印刷术固然听起来很好,但首先这东西是陈衍造出来的,直接拿走绝对会伤了陈衍的心。
李世民觉得陈衍比印刷术重要多了,不愿意做这种事。
其次,他觉得这件事交由陈衍来做是最好的选择,其他人可没那么多效果极好的鬼点子。
“说起来,今日朕在渭南县逛了逛,倒是受益良多。”李世民语气感慨:“以工代赈,朕依旧未能完全理解其意啊。”
随后,他话锋一转:“朕记得你当初跟朕提过条件,甚至说要改变税法,可你现在好像并没有改变税法。”
“......呃。”陈衍内心无语,嘴上解释说:“陛下,这种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因为新的税法对百姓来说意味着未知,人们对未知总是带有恐惧的,加上百姓本就经不起折腾,如果强行改变,恐怕会引起恐慌。”
“这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行。”
“合适的时机?”李世民呢喃一句,抬头:“什么才是合适的时机?”
“等我在渭南县拥有足够的威望,百姓拥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且会发自内心地认为我改变税法,一定有我的道理,目的绝对是为他们好的时候,便是合适的时机。”
“噢~”李世民恍然:“朕明白了,所以你目前在做的事,其实都在提升你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一部分,一部分。”陈衍嘿嘿一笑,比了个指尖宇宙,“严格来说,这只是顺带的,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开源节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那部分活不下去的百姓创造‘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