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踏先人未走之路(3 / 8)

也有着不同。

顾易只是想要将当前的律法格式改善的更为高效。

他将《北齐律》的格式提了出来,并将一些想法告诉给了张华等人。

这种事也只能他们来做。

顾易虽然已经切身实际的投入操控又观察了这么多年,但从根本的思维上他仍属于是现代人。

他可以提出建议于整体的创新。

但在细节方面,交给这些人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这注定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

虽然他所做的这一切,对于当前的炎汉而言看上去改变并不大。

但这些改革对于整个九州的发展而言,绝对意义深远。

延熙十年。

经历了数年的坚持,“禁散”之事渐渐在整个大汉之内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服散”之人禁止参加科举。

这个手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起到了效果。

而同样的还有顾易坚持让学子们对于“服散”之人的批判。

这种东西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起到了作用。

这一年,大汉亦是渐渐从疲惫状态之中修养了过来。

各个行业的兴起大大刺激了市场的活性。

最关键的是——

大汉一项都在严防死守的吏治这一点,大大促进了商人们行商的效率。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吏治上总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最起码在明面之上。

现在的大汉还没有任何官员敢于触犯朝廷的t铁律。

但不好的消息终究还是会传来,再怎么辉煌的时代也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结束。

就在延熙十一年。

姜维病逝。

顾琛当初所留下来的那些大将之中,如今也只剩下了一个邓艾还在世。

刘禅对此十分的伤心。

但大汉终是要前行。

对于重新派往幽州的人选,刘禅是想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前往幽州。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关系。

刘禅对于诸葛瞻有着十足的期待。

但顾易却将此事拦了下来,将镇守幽州的重任交给了陆抗及文钦。

时代已经马上就要到大变之时。

他怎么可能让诸葛瞻这个经验宝宝去幽州那种要地?

若是当真如他所料一般,注定会有一战的话。

这一战关乎的可不仅仅只是大汉。

而是包括整个神州!

顾氏的生死也在其中,顾易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马虎!

虽然刘禅对此十分的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