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海晏河清,志吞山河(求月票)(2 / 7)

并且,他也同样没忘记自己要做出的表率。

下令减少四方纳贡。

除此之外,李世民则是挤出时间,开始更为细致的钻研昔年的一个个盛世,包括顾氏先人们所留下的一些典籍。

根据那一代代的顾氏先人,一代代的明君,一个个的盛世来深思着独属于大唐的道路。

当然,有时候李世民同样难免出错。

但他麾下可还是有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包括顾氏子弟等一众能人辅佐。

有着这些能够闻名于青史之中的能人辅佐。

再加上李世民自己的果断与英明。

整个大唐来日的道路,就在这一次次的探讨之中愈发的清晰。

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感叹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

在这个时代。

无论是任何人都无法掩盖独属于他的光芒,就算是那一个个顾氏子弟也只能跟随着他的脚步而前进。

他完美的吸收了顾氏的理念;

并且在这基础之上,他的才能与能力更是远超其他人。

尤其是他的胆量。

这种独属于他自己的无敌之心,让李世民整个人变得更加无懈可击,始终都把控着整个天下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前进。

贞观四年,二月;

李世民正式在朝堂之上提出了匿名阅卷与试卷誊抄,杜绝门阀舞弊。

并且亲注《五经》及《顾学》。

正式确定了以经典为辅、时事为主的考核制度。

除此之外——

他针对四方官员亦是有着考核制度,制定出了以户口增率、粮产、刑案破获率、学堂数为考核指标,优者擢升,劣者罢免流放的整体考核制度。

加强整个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

此事可谓是惊天动地。

或许也唯有李世民这种皇帝,才敢于踏出这一步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改革。

此举,能够直接对所有门阀世族的利益造成极大的伤害。

虽然这个政策在顾易这种现代人的目光之下,仍是留有了很大的腐败空间。

但对于当前这个时代而言便足够了!

只要这个政策能够实行下去,最起码在百年之内,整个大唐的官员质量绝对会强上不止一点半点。

这就是制度的不断进步。

此事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

没办法,此事涉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大,就算李世民的声望再怎么强,但这些人也不会坐以待毙。

甚至就连李渊都被牵扯到了其中。

虽然李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