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顾泉薨(求月票)(4 / 8)
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会有如此转变,但他的那些心腹们可是十分明白这其中的干系,皆是对此噤若寒蝉。
——谁敢议论?
且不论这本就是李世民与顾氏的禁忌,事关国本之争。
对于他们这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人而言。
轻易动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也唯有顾泉,能在这种时候改变李世民的想法。
整个大唐的朝堂风气竟然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渐渐安定了下来。
李泰确实还想挣扎。
但可惜的就是他已经拉拢不到群臣了!
且不说李世民的那些心腹,就连其他大臣在看着李世民有着明显的态度转变之后都不敢再有任何动作。
李世民确实仁慈。
但后世之君掌权之后会如何谁能知道?
虽然李世民仍是十分喜爱李泰,但身份上的差距就是这样,李世民无需掩盖对李泰的喜爱,只要不厚此薄彼太过于忽视李承乾,那便足够了。
大唐的吏治还没有到时刻都会发生党争的地步。
顾易同样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不过却也并未太过在意。
无论是谁继承皇位。
对于顾氏而言其实都一样。
当前的顾氏是没人能够动的,只要顾氏并未犯下大错,哪怕就算是皇帝要动顾氏都需要头痛。
顾氏已经彻底在整个九州扎根了。
并不是以往的从上到下。
而是一点点的从最底层慢慢向上蔓延。
在他看来,哪怕这一次在顾泉的影响之下,皇位的继承会出现变动。
但李唐的玄武门继承法仍是无法避免的。
当李世民昔年在玄武门踏出那一步之时,一切便再也无法扭转了。
他真正关注的,仍是西域。
以及造船。
李世民对此已经十分上心了,但这两件事的进展却仍是十分的缓慢,甚至要比顾易想象之中的还要慢上一些。
且不说西域问题,就单说此次要建造的大船。
其涉及的全新技术有很多。
可谓是将整个天下能用的技术全都吸收而来了,包括桐油密封、竹编帆骨等技术,工作量极为的庞大。
每一步都需要慢慢来,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这注定需要很长的时间。
李世民时而便会与顾泉说着这事,期望着有朝一日能与众人一同见到大船入海。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顾泉身体的问题终是渐渐显现了出来。
贞观十六年,二月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