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推波助澜,谋变之时(求月票)(3 / 6)

实是有着相同的敌人,那便是安禄山。

这便是机会。

当然,顾易同样也不会去和杨国忠这种人做什么太过火的交易。

高仙芝的性格虽然同样也很贪婪。

但其是有着真本事的。

而反观杨国忠呢?

在原本历史之中,无论是从正史的记载来看,亦或是野史的传闻也罢,此人的一生都是以“误国”为主基调。

其政治生涯充斥着专权、敛财与激化矛盾的行为,几乎没有被认可的实质性功劳。

顾易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种人?

如今也只是单纯的利用罢了,甚至都无需顾易亲自操控着顾轩动手,只要放出一些消息即可。

以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关系。

他就定然会去推动这一切,以免安禄山持续作大。

这亦是人性。

御史台的作用在这种时候就完全彰显了出来,虽然李隆基下旨废了顾豪手中仅剩的权利。

但顾氏掌控御史台至今。

在御史台没有完成大换血的情况下,做一些小事还并不算难。

甚至都无需闹得太大,只需要让杨国忠持续警惕即可,这就已经足够了。

若是太过于激进的话反倒可能弄巧成拙。

届时逼着安禄山提前造反那便不妙了。

这也是顾易没有直接针对安禄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禄山可不是一个傻子。

相反,无论是原本历史也好,亦或是如今的发展也罢。

安禄山都是一个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走到今日之人,这种人可都是人精,直接针对他的话很大可能会逼着其直接动手。

届时,若是顾氏没有万全的准备,那所造成的影响便真的不可控了。

而随后——

顾易便将目光放在立刻如今在外的一些知名将领身上,同样还包括了太子李亨身上。

对于外将,他并没有透露太多。

甚至尚未主动接触。

只是做出了提前部署,待到来日能够有机会让他们从各个方面阻拦安禄山。

而至于太子李亨。

顾易的想法就更加的简单了。

——彻底放弃李隆基!

若是没有李世民的遗诏和李隆基如今这些行为的话,顾易或许还不会选择让顾氏去走这一步。

但如今便不同了。

李世民在整个大唐的地位无人能及。

这就给了顾氏最为正统的理由。

而至于李隆基,虽然如今天下对他的非议还不算特别大,但若届时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