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连诸夷,安史之乱起(求月票)(1 / 6)
其实若是可以的话,安禄山是不愿放弃河北的。
作为顾氏数百年来的大本营。
且不说如今的河北到底有多么强势,就光凭着顾氏的声望便有了太多的意义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
安禄山想要的东西也不仅仅只是表面上这么简单的,他真正想要的还有李世民的遗诏。
说白了,就是想要顾氏的支持。
但如今这种局势,他就必须要做出取舍了。
与其一直这样耗费下去,去等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结果,还不如果断一些,早日做出决断。
这虽然会让他的行事之路变得无比艰难。
但对于安禄山这种从最底层杀上来的人而言,他往往最不怕的便是困难。
吐蕃。
如今吐蕃掌权之人乃是赤松德赞。
早在天宝十三年年末之时,此人主导了弑君政变,杀掉了赞普赤德祖赞,掌控了整个吐蕃的大权。
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不仅仅是因为赤德祖赞晚年崇尚佛教,有意放弃对外的扩张策略,并且激发了贵族矛盾。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因为赤松德赞与安禄山之间有着些许联系。
这就是历史的变动了。
顾氏的出现终究是影响到了太多东西,逼得安禄山不得不做出许多选择,才能让自己安下心来。
除了吐蕃之外——
他对于辽东三国同样也有着筹划。
尤其是高句丽,这个昔年差点被顾靖灭掉的国家,如今都是他的盟友。
可见安禄山的心性藏得到底有多深。
三月,逻些城,王宫深处。
赤松德赞的目光落在那风尘仆仆的安禄山使者身上,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并未寒暄,径直用吐蕃语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威压:
“看来,安禄山是应允了本赞普的条件?”
他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丝毫不掩饰那攫取天下的野心:“河西九曲之地,西域万里疆域从此尽归我吐蕃?”
河西的丰饶水草,西域的丝路咽喉,这些皆是吐蕃历代赞普梦寐以求的膏腴之地。
只恨昔日大唐强盛,更有那顾靖杀神坐镇,令吐蕃铁骑不敢东顾。
即便如今大唐渐露颓势,吐蕃步步蚕食,所得也终究有限。
这也是他和安禄山能够走到一起的原因。
两人都是有所图谋。
那使者深谙吐蕃礼数,立刻垂首,用同样流利的吐蕃语沉声回应:
“我主有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