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连诸夷,安史之乱起(求月票)(3 / 6)

甚至就连赤松德赞都已经有些意动了。

说白了——

这就是前后夹击之策,安禄山就是想让吐蕃来帮助他吸引注意力,旋即他便可以兵贵神速直捣黄龙。

这就能弥补他无法占据河北的漏洞。

当然,安禄山自然也不会托盘而出。

其实他的这个计策之中同样也有着利用吐蕃的心思,吐蕃距离关中的距离相比范阳要近上许多。

这是阳谋。

就是想要让吐蕃帮他吸引大唐的主要注意力!

他十分笃定吐蕃是不会拒绝这次送上门来的机会,这就是蛮夷们的性格。

安禄山本来就是胡人。

他最为了解这一点。

果然,就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赤松德赞感受着一众吐蕃贵族的眼神,终是微微点了点头:

“可!!!”

与此同时,明州。

一艘艘的商船正踏着巨浪朝着海外而去。

如今大唐的海贸发展更加辉煌了。

虽然看上去并没有之前未经乱象时那般璀璨,但整体而言确实更加成熟了许多。

说白了,就是市场得到了管控。

这就是李隆基的政绩之一了。

虽然他如今忘了顾氏,甚至是放下了整个天下,但对于海贸他却抓的仍旧很死。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海贸的税收是实际的。

这对于比较在乎政绩的他而言,自然是要时时刻刻都要把控好,几乎一直都在维持着昔年顾靖为大唐定下的政策。

这也让整个大唐的海贸事业一直都在向前迈进。

也是李隆基最为骄傲的功绩。

但事情向来都具有两面性,海贸的事业便是如此,无论是放在任何时代,当其中涉及到的利益足够大时。

便一定会出现匪寇。

虽然大唐一直都在打造海兵,但这已经不足以完全解决掉一切。

如今的海上边境还是有着不少的贼寇。

这些贼寇来自各地,再加上他们对于大唐的海军已经有了极为老道的防备经验,这让大唐处理起来极为的麻烦。

李隆基在开元之时已经下过几次令。

但却始终都未能完全解决,对此亦是无可奈何。

此时,就在那一艘艘商船之上。

安禄山的使者同样亦是在其中,甚至是为了防止出现海难,相比于前往其他地方的使者,这其中的人数更是极多。

很显然,安禄山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与海寇联手。

同样也是安禄山早已设想好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