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老谋深算(5 / 6)

报,暂未发现严重淤积河段。

请问方大人,您说的淤塞具体是指的哪里?”

“我……”

黄廷训斥道:“哼,你分明是信口开河,还请陛下治方昶欺君之罪。”

接下来,蔡京的党羽轮番上阵,指责王黼与朱勔等人只顾花石纲,不顾民生。

如今花石纲规模巨大,确实害民不浅,也有正直官员出班谏言,朝堂之上一时争论不休。

蔡京则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

相比之下,王黼的势力薄弱得没眼看,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

赵佶坐在龙椅上,听着众人的争辩,脸色逐渐阴沉。

他心中既舍不得放弃花石纲带来的奢华享受,又担忧民生问题真会引发社会动荡。

王黼见形势不好,心中大急,忙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花石纲与秋粮运输并非不可两全。只要妥善安排,定能兼顾。

《左传》有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臣相信朱勔等人定会以国事为重,不会因小失大。如今万岁山建设如火如荼,若耽误了,实乃憾事。”

蔡京闻言,心中冷笑,他缓缓睁开眼睛,出班一礼,全场肃静,“陛下。”

“太师不必多礼。”

蔡京毕竟年龄大了,赵佶还是非常客气的。

“陛下,臣以为,王相所言有理,花石纲乃彰显我朝富强之举,不可轻易废止。

《礼记》有云:‘天子树瓜华’,而今陛下建造万岁山,正合‘备物致用’。”

王黼听了,眼皮直跳,他不觉得蔡京会帮他说话,‘这老混蛋准没憋好屁!’

蔡京接着道:“然《管子》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花石纲虽好,但若因小失大,致漕运不通,惹得民怨沸腾,恐非社稷之福。

既然王相说有两全之法,依老臣之见,不如让王相兼领漕运司。

毕竟花石、漕粮本就同路抵京,何必劳民伤财分做两趟?”

赵佶听了,眼前一亮。

运送花石纲的是应奉局,而运粮的是漕运司,这两个部门都是六部之外的独立部门,若由一人统一调配,肯定更好管理。

赵佶心道:‘还是太师想得周到。’

当然,仅从表面看似乎是这样,可船就那么多,河就那么宽,你到底要运粮食,还是运石头?

其实不管怎么运,王黼都得背锅。

王黼为了讨好赵佶,想早日建成万岁山,他征调得船只肯定不会少,而应奉局在地方更是横行霸道。

他们打着为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