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母与子(3 / 4)

皇子学堂人多眼杂,一旦发生动手事件,消息几乎瞒不住,顷刻便会传到皇帝耳中。

眼下他们不但要承受严厉的惩罚,日后也会影响食邑和封号,后果太严重,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承受的。

何况北宋标榜“以德治国”,对皇子的教育也主抓德行。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欺凌与斗争,这是人的劣根性。

在资善堂内,诸如孤立、排挤、讽刺、嘲笑、诽谤、呵斥、否定他人能力、阻碍表现等软欺凌事件,每天都不曾间断。

毕竟有的人总喜欢通过踩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其实,打压别人,让其表现的差劲一些,自己确实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何况皇宫内等级森严,尊卑贵贱泾渭分明,踩起别人来就更有必要了。

赵楒虽然一个字也没说。

但杨玉蝶看着他低垂的脑袋,如何看不出他的勉强?

可在深宫之中,她一个不得宠的婕妤,又能为儿子做什么呢?

她轻轻捏了捏赵楒的手,柔声道:“楒儿,在学堂里,要记得和别的皇子和睦相处,莫要与人争执,知道吗?”

赵楒闷闷地“嗯”了一声。

这时,两名侍女走了过来,一人端着几碟糕点,一人拎着一套食盒,“娘娘,糕点做好了。”

赵楒眼睛一亮,“呀,是我最喜欢的银丝糖,谢谢娘。”

银丝糖又名龙须酥,乳白色的糖块细丝万缕、层次清晰。

赵楒拿起一颗,一口吞了,银丝糖入口即化、甘甜酥脆。

他忍不住眯起眼睛,含糊不清道:“嗯,好吃,真好吃。”

杨玉蝶笑着替他擦了擦嘴角的残渣,“慢点吃,娘做了很多,这一盒你待会儿带回去吃。”

“嗯。”

“楒儿,最近学业如何,可还跟得上?”

提到这个,赵楒便头疼了起来,“那个,《孝经》和《论语》已经背完了,《孟子》背了前两卷,《毛诗》也背了《周南》《召南》……”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可越数声音越小。

这些经典字数并不多,例如《孝经》,不到两千字,《论语》一万六千字左右,《孟子》三万五左右。

赵楒在资善堂学了两年,若一天背诵一百个字,累积两年约七万字。

现在赵楒连孟子都没背完,可以看出他的战斗力了。

而且日子久了,很多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心虚的不行。

杨玉蝶见他神色闪烁,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

她轻轻摸了摸赵楒的脑袋,“圣人云:‘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