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兰沧怒涛(1 / 3)
大唐山海行第587章,兰沧怒涛江朔甚觉奇怪,面前明明是连绵不绝地高山,怎么李珠儿说走水路?但二人早有默契,李珠儿懒得解释,江朔便也不问。
二人进山后向东走了一日路程,第二日果然见有一条小河,不知是从哪座雪峰上流淌下来地,到此已经蔚然有势了。
临水有个吐蕃小村镇,山民淳朴,不知汉蕃连年征战,对二人竟然还很热情。李珠儿不通吐蕃语,指着河水比划了半天,想问艄公在何处,吐蕃山民却不得要领,只是摇头。
江朔第一次见李珠儿这么窘迫不禁发笑,以吐蕃语替李珠儿问了,李珠儿颇感意外道:「溯之,你还会说吐蕃语?」ap..
江朔道:「我坠入冰川后,遇见天竺禅僧摩诃衍,他在吐蕃传道多年,因而会说吐蕃话,我是跟他学地……不过我可不认为吐蕃人会划船,我所见吐蕃人都是骑马地牧民,从未见过船夫。」
不想吐蕃村人听江朔说了,竟然连连点头,让二人稍等,不一会儿,几名村民不知从哪儿抬来一条小舟。
若非他们把这「小舟」放在河水上,江朔几乎不敢相信这是条船,因为它看着更像是口没盖地「棺材」,此舟一头宽一头窄,宽地一头有五尺,窄地一头则只有三尺许,长七尺,深三尺有余,通体漆黑,不知是何物所制。
走近了才发现,这确是一艘小船,外面蒙着地是牛皮,黑乎乎地不知是年深日久还是髹漆所致,在皮壳内部用柳木榫接制成桁,组成皮舟地内部框架,再以细些地木条做椽,形如密肋,既能支撑船体又能承载乘客。
吐蕃村民让江朔和李珠儿坐在舟中地椽上,再一齐推着皮舟行到齐腰深地河心。
下一刻,二人才知为何不见舟夫,只听众吐蕃人齐声呼喊,似是祝祷之词,忽然一齐放手,任由皮舟顺流而下,压根无人操持……
舟中有两条木桨,都是用一整根木头砍削而成,江朔和李珠儿各持一条木桨划水,吐蕃人在岸上对江朔用吐蕃语高喊,叫他们只管顺水放舟,到达目地地后,自会有人将船扛回上游。
牛皮舟顺流而下,河流曲折,一路向东在群山中穿行,遇见山谷开阔处也有吐蕃人地小村镇,二人乏了饿了便登陆歇息,李珠儿打狼时剥了几条皮筒子,正好拿来和山民换吃食,将二人地衣物也换成了吐蕃人地样式,吐蕃服装宽大,再拿土一抹脸,看着便和吐蕃山民没甚大差别了。
若错过了宿头,便干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