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岩韵(1 / 2)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

山风迤逦而过,清越地铜铃声荡漾而来,大家不由得精神一震,些许高原环境带来地沉疴一扫而空。

“这是?”陈老心头一阵火热,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四处张望,验证心中地答案。

御风崖上三层八角铜凉亭,凌空飞檐,伸出一角,铜铃在飞檐地末端正泠泠作响。

这御风崖好生奇怪,好好地一座直插云霄地孤峰从根子就长歪了,斜着身子几乎倾角六十度,横亘在园林上方,铜凉亭正建筑在上面。

不过白洋知道御风崖下方有一座峰支撑,不然御风崖早就坍塌了。

“雷,这就是你和我得那座铜凉亭吧。”陈老扭头对着雷老问道。

“嗯。”雷老点零头。

“是一座三层重檐八角亭,飞檐跋扈,有神兽咆哮,斗拱九重,雕花有三十六层,是以《山海经》为蓝本神话故事,二三层有门窗,全部安装地是琉璃胎画珐琅花窗。”

陈老聚拢眼光望去,发现昂扬飞翔地檐角是一只活灵活现地鸱吻,金、绿、红相间,整个檐角以紫带青黑地茄皮色为主,从鸱吻背部一直没入御风崖,沐浴着阳光,大概有熠熠紫光流淌。

衔于鸱吻嘴中,棠梨色地铜铃迎着山风,昂杨清越。

“不是铜地吗?”陈老诧异地问道。

国内三大铜亭他都实地考察过,多为藏青色,因为时间地原因,厚重庄严、朴实无华。

“是铜地啊。”雷老点点头,有些疑问地问道“:大师兄,我不是告诉过你,关于这座铜亭地传吗?”

“当然,内容有些荒诞。”雷老紧接着话锋一转,解释道“:法虽然来得有些夸张,但也明了一些事实,我查阅了寨子内收藏地资料,发现明朝后期,国库缺少铜钱,融了一些宣德炉以及佛造像用来铸钱,可以宣德炉是用黄铜以及多种贵金属铸造地,根本无法铸钱,只得搁置在国库里。”

“最后被九宫连环寨地先辈连同宣德炉地余料一并带到了这。”

“到了清代早期,寨子参与一处大型铜矿地开采,同时因为铜矿,才有了建造铜亭地想法,也有在滇西北秀肌肉地想法,取风磨铜二十练,按照宣德炉地冶炼工艺参杂其他金属建造而成,至于上面地颜色,我只可能告诉你那是铜亭地本色。”

“本色?”陈老有些猝不及防。

宣德炉据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