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行李箱在主卧(2 / 3)

手机那头沉默了一瞬,李寒津压着嗓子问:“你俩住一起?”

孟棠说:“他在学校训练,不回来,你找我什么事?”

李寒津说明天上午接她一起去博物馆,孟棠说公寓有车送。

可第二天上午看到送她的是宾利,孟棠对管家笑了笑:“我搭地铁很方便。”

没有几个去博物馆修复文物的木雕师是坐这样的车去的。

不太方便,也不太合适。

管家当即跟魏川汇报了这个情况,魏川说随她就行。

抵达博物馆已经九点,在门口看到李寒津,孟棠微微颔首。

李寒津带着自己的修复团队,他们一个个看着孟棠,眼神满是打量。

孟棠跟随他们进了修复区。

旬礼安今天也在,寒暄之后,孟棠见到了那尊受损的观音像。

颈部横向断裂,缝隙宽度约在3.5毫米左右;左臂关节榫卯脱开,基底莲花座花瓣缺失了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观音面部的金漆全都脱落,她围着观音像绕了一圈,发现背面形成了菌丝网络,是霉变斑。

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损伤。

至于隐性病害,还要检测的。

孟棠直起身,说:“表面看起来是中度损伤,修复时间最起码要半年以上。”

旬礼安看向李寒津:“那咱们先开个会,定个修复方案出来?”

李寒津说:“行。”

会议一开就是半天,孟棠并没有在修复名单内,不过她和旬礼安有点交情,又是李寒津曾经的小师妹,插得上话。

如果谁说的不投她心意,她就静静盯着那人看,把人看发毛后,再轻飘飘说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的是,孟棠关于木雕方面的知识渊博庞大,你根本找不到一个点去反驳她。

这就让李寒津的团队有些挫败,因为他们和孟棠在修复方法上有歧义。

科技检测中心的主任说:“x射线、红外光谱这些仪器可以快速检测和分析木材的老化状态,木雕内部的情况肉眼也看不见,借助工具可以看到虫蛀和腐朽程度,这也是为修复方案提供一个数据支撑,前期检测,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话落,其他人纷纷插嘴——

“像真空干燥箱和电动夹具,效率远高于传统自然晾干和手工矫正,我也觉得没问题。”

“3d打印技术复制的部件也很精准,只不过适用范围有限。”

“我个人也建议结合修复。”

“可这是清代的文物。”孟棠冷淡地打断他们,“你们说的这些,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