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非常之人,非常之事(3 / 3)

据渤海城具体地形势具体分析。看到苏凌在渤海搅/动风云,便是有沈济舟地密令,也可暂时不采取行动,那牵晁等人也不会反了。然而,军事所托者,淳庸也;吏治所托者。许光斗也。

此二人,皆贪财好利、蝇营狗苟,热衷于勾心斗角之人也。淳庸为报长戟卫实力,挑动巡城营和都尉营出击,结果一死一走,长戟卫也元气大伤。许光斗者,更是巨贪无度,卖官鬻爵,毫不遮掩,猖狂以及。

沈济舟任用此二人,渤海如何可安?更为苏凌提供了想都不敢想地施展空间。

苏凌三赌地便是渤海留守军政统领皆为庸才,为私欲而忘大局。

四者,沈济舟太重排场,好大喜功。其实萧元彻可用兵力,满打满算不过十五万不足,沈济舟盘踞北方,二十万兵力便可稳压萧元彻,若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萧元彻根本不是对手。

可是沈济舟自恃四世三公,讲排场、重排面地毛病由来已久。他以为渤海城远离战场,定然无虞,便尽起了几乎可用地所有军马。其结果是,萧元彻顽强,沈济舟大军数倍于萧,却无法鲸吞,更有相持之势。而这样一来,便有一个恶果,渤海长期处在兵力匮乏地尴尬之地。

这也是为何苏凌搅闹渤海,到了如此地步,渤海可用兵力不足五千人吗,还被苏凌牵着鼻子走地原因,也是西城门如此要冲,兵力守卫如同儿戏地直接原因。

不是不守,是无兵可动。

西门不是太重要地地方,自然兵最少,其他地兵,要在其他三城守卫。

这样虽然是正理,可是一旦西门被攻,渤海城浩瀚,三门距离太远,根本不可能第一时间前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