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石家庄《平山县》(3 / 5)

傅按照传统工艺创制而成,选用优质黄豆和天然山泉井水,经过选豆、泡豆、磨豆等多道工序,采用人工压榨分离技术,利用卤水点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是天然绿色食品。此外,古月镇的烧饼也独具风味,尚遗存着正宗的缸炉烧饼风味,焦、脆、香、酥,色香味一应俱全。

(五)营里乡:自然与美食的融合

营里乡地处大山深处,自然环境优美,没有污染。这里的烙饼独具特色,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营里乡的小麦面使用传统石碾磨面而成,是纯天然的烙饼主料,加上花生油、甘泉水以及独特的作料,再用传统大铁锅和白草作为燃料烙制,使得烙饼外酥里嫩,层次丰富,带着朴实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营里乡周边还有黑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五、美食的诱惑:舌尖上的平山

(一)平山“油鬼”:历史的味道

平山“油鬼”是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堪称平山一绝。它是一种油炸食品,色泽金黄,吃起来清脆喷香。相传起源于宋代,乃油炸桧之意,表达了世人对秦桧的痛恨。明清时,平山老北街的炸油鬼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抗战时期,深受八路军和中央首长喜爱,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城乡百姓的青睐和喜爱。

(二)水渣沟腌肉:山区的馈赠

水渣沟腌肉产于平山县水渣沟村一带,这里山清水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黑猪散养创造了条件。黑猪山坡散养,不喂饲料和添加剂,生长周期在一年以上,猪肉肉质细腻、口感纯正。水渣沟腌肉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经分割、清洗、预煮、老汤煮制、油炸、裹盐、装罐、密封、腌制等工序,是上乘佳肴,也是传统的食肉储存妙法,成为逢年过节招待贵宾亲朋好友的地方特色佳肴。

(三)茶面粥:温暖的记忆

茶面粥也叫炒面粥,是平山的地方传统风味食品,多在冬季或春节期间食用。主要原料是炒熟的小米面和芝麻,食用时用开水冲调,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是平山人记忆中的传统美食。

(四)抿蝌蚪:独特的面食

抿蝌蚪是平山的传统地方小吃,又名疙豆儿,因状如蝌蚪而得名。白面、玉米面、豆面、高粱面均可为原料,一般做法是以玉米面掺和豆面,或以白面掺和玉米面,用温水和成软面,用抿絮床抿于开水锅里边抿边煮,煮熟后捞出,浇入各种荤素卤汤搅拌后食用,味道鲜美。烹制卤汤较为讲究,汤料不同,其味各异,以肉炸酱为卤汤,柔和香软;炒酸菜卤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