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保定市《安新县》(3 / 8)
量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养殖业方面,主要养殖猪、牛、羊等家畜。龙化乡还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二、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
安新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战国初期,这里是燕国辖域,后为燕南赵北地,当时就有葛城(今安州镇)、浑埿城、三台城等城镇。
秦代,安新县境为广阳、钜鹿两郡交壤地。西汉至隋代,大都属高阳、容城两县辖域。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县,神龙元年(705年)改为武兴县,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置唐兴县,先后属瀛州、易州、莫州,均为河北道。
五代时,唐兴县于后晋初改为宜川县,属莫州。宋代建顺安军(今安州垒头),后移军治于高阳县(今高阳旧城),升顺安军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县;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县(治所在浑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县,称新安州,葛城仍为县。
元代,安州仍领渥城、葛城二县,并徙治葛城。后几经归并,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复治,渥城县更名为新安县,安州继领葛城县,与新安县同属保定路。
明代,省葛城县、新安县入安州,安州降为安县。后复设安州(安县即废)和新安县,安州治新安县,属保定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州治,安州改为安县属直隶范阳道。民国3年(1914年),安县(安州)与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并为安新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属河北省。
1949年8月,安新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50年4月,安新县驻地由安州迁至新安。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安新县属之。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为保定市,安新县隶之。
安新县的文化丰富多彩,留下了众多文化瑰宝。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公里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收集到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相关部门联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留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1.5公里留村北300米处,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公里,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遗迹和文物见证了远古时期人类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此外,安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