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保定市《安新县》(5 / 8)

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历史遗址

1. 安州抗税亭:位于安新县安州镇北关,是为纪念安州民众抗税斗争而建。1925年4月,安州豪绅陈起贿通官府,以充军饷为名,破除清代免征安州苇税例则,强征席苇税,横征暴敛,激起民愤。妇女们揪光了陈的胡须,殴打了收税人,群众又到县政府请愿,迫使县长王声答应免征席苇税。斗争取得胜利后,民众在安州北门建亭纪念。亭为六角形,亭中央立一石碑,正面刻有抗税斗争经过,碑阴镌刻捐款修碑人姓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安新人民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

2. 安州烈士塔:位于安新县安州镇西角村,建于1946年。塔为八角型五层砖塔,高30米,周长21.6米,坐北朝南,底层有石碑3座,主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有629字碑文。1988年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表达了人们对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五、民俗风情

安新县的民俗风情浓郁,充满了生活气息。在传统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元宵节时,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民俗表演纷纷登场,热闹非凡。舞龙时,巨龙在人们的舞动下,上下翻飞,气势磅礴;舞狮则活灵活现,狮子时而跳跃,时而扑腾,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安新县的圈头舞狮独具特色,圈头村位于安新县城东南,圈头村狮子会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延续至今。狮子会由狮子、马童及大鼓、大镲、大铙、小镲、铛子等组成,主要为庆典、民间祭祀活动无偿服务,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圈头舞狮每年有三次固定的演出,一是农历腊月三十和全村各花会一起在主要街巷演出,是领头会;二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为灯节演出;三是农历四月十九、二十、二十一在祭奠药王的庙会上演出。不为婚礼演出,只为葬礼演出,几百年来这个狮舞团体一直保持着这一会规。

此外,安新县的民间手工艺也十分发达,面塑艺人用双手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有可爱的动物、生动的人物等,这些面塑作品不仅是美食,更是艺术品;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吉祥图案等,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纺织和苇编也是安新县的传统技艺,纺织出的布匹质地优良,苇编的产品种类繁多,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