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承德市《平泉市》(3 / 7)
前来观光采摘。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远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平泉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殷商时它为土方属地,西周时期鬼方部落在此活动,春秋成为山戎、东胡领地。战国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大败东胡,北筑长城后,此地为燕国右北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之黑城)领地,秦时亦属右北平郡地。
西汉仍属右北平郡,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郡下置县,今县境北为字县,南属土垠县。东汉建武时期(25 - 57),右北平郡治迁于土垠(今唐山市银城铺),辽西乌桓内属,此后这里成为乌桓活动区,曹操北征乌桓就曾经过此地。桓帝时(147 - l67)为鲜卑东部大人宇文氏属地,直至东晋建元二年(344年)鲜卑氏慕容皝灭宇文部归属前燕。东晋太和五年(370)前秦灭前燕,平泉县境为前秦幽州属地。东晋太元九年(384)慕容垂复国,史称后燕,今县境属后燕平州领地,不久平州改称营州,领属未变。东晋义熙五年(409)后燕亡,东部鲜卑宇文部分支库莫奚进入平泉境内。
南北朝时分属北魏营州冀阳郡平刚县,建德郡阳武县和库莫奚地。北齐为营州冀阳郡、建德郡地。隋朝为辽西郡和库莫奚地。唐贞观三年(629),奚部开始同唐王朝交往,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一月,奚部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被封为饶乐都督、楼烦县公,赐姓李,在奚地设饶乐府,今境属之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分为十五个道,现境隶属河北道。唐天佑四年(907),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邻近各部,称帝,奚部领地纳入契丹版图,今境为契丹领地。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正月,辽建中京(今赤峰市宁城县之大名城),今县城属中京大定府泽州神山县。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交往聘使不断,累计达1600多人次,众多名人从南京(今北京)至中京及上京的两条驿道,松亭路(从宽城进入平泉),古北路(从承德县进入平泉)在县城交汇后向北出县而至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之大名城)。金初县城为中京道大定府,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为中京道北京路,今境属北京路大定府神山县。
蒙元时期,今县境初属元十一个行省之一的辽阳行省的北京路。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为大宁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大宁路为武平路,隶辽阳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改武平路为大宁路,隶山北辽东道,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