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沧州市《肃宁县》(3 / 7)

意“肃靖安宁” 。金初正式设置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从此肃宁作为一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单位登上历史舞台。

元朝时期,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肃宁县曾被废为镇,并入河间县,隶中书省河间路,但后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建制。明代自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开始,肃宁县一直隶属于河间府。清代,肃宁县依旧属直隶省河间府,宣统三年(1911年),归天津河间道所辖。

民国时期,肃宁县的归属也几经变动。民国2年(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直隶省津海道。民国17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肃宁县属之。民国25年(1936年),属河北省沧县行政区。民国26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2月,属冀中区一专区,民国28年(1939年)2月,改属四专区,翌年夏秋,改属冀中区十专区。民国33年(1944年)10月1日,肃宁全境解放,成为冀中第一个解放的县,这在肃宁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开启了新的篇章。民国34年(1945年)10月,肃宁县改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5年(1946年)7月又改属九专区。

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肃宁划属沧县专区。1952年11月,改属定县专区,1954年4月,复属沧县专区。1958年4月28日,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肃宁县,其行政区并入河间县,属天津市管辖。直到1962年3月27日,才复置肃宁县,属沧州专区。1993年7月,沧州地市合并,肃宁县隶属沧州市,至今建置与归属无大的变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肃宁县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这里先后走出了36名进士 ,其中包括元朝文状元魏元礼、清代武状元哈攀龙、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这3名状元,因此被誉为“状元之乡”。这些状元和进士们,不仅在科举场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肃宁人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当代着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国画大师贾又福、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也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为肃宁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

此外,肃宁还是革命老区,贺龙元帅曾在这里战斗过。1944年9月解放,作为冀中平原第一个解放的县,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成为了肃宁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肃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