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忻州市《忻府区》(5 / 12)
令人钦佩。她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改编成各种文学作品和戏曲,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形象。
- 元好问:金元时期的“一代文宗”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其故里便是忻府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擅长诗、词、文、曲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作品风格沉郁,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元好问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忻府区重修、扩建了遗山祠、遗山园,成立了元好问研究会、遗山诗社、好问读书会等群众性文化团体,大力弘扬遗山精神,促进文化繁荣。
- 程婴:春秋时期的程婴,为保护赵氏孤儿,与公孙杵臼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义举。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将赵氏孤儿藏匿抚养,最终为赵家报仇雪恨。程婴的忠义之举成为了千古佳话,他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忻府区的人民,使得“诚信忠义”成为忻府区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核。
必游景点
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它曾是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融与碰撞。历经隋、唐、明、清等朝代的扩建与修缮,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格局 。明清时期,忻州古城达到鼎盛,城内商铺林立,票号、镖局兴盛,成为晋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
如今,忻州古城经过保护活化,复现了明清时期商贸繁荣、休闲安逸的社会生活场景 。古城内有众多寺庙古建,如秀容书院、遗山祠、关帝庙、财神庙、泰山庙等 ,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这里还汇聚了忻州各地的人文风情,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各种地道的美食,购买到特色的手工艺品,感受到浓郁的晋北文化氛围。夜晚的忻州古城更是别具魅力,绚丽的灯光勾勒出古城的轮廓,古老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沿街店铺的招牌散发着温暖的光芒,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人们穿梭其中,享受着自在的慢生活。
禹王洞
禹王洞位于忻府区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处于太原与五台山旅游的必经之路 。俗称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洞内有一石像酷似禹王,后改称禹王洞 。
禹王洞是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海拔1768米,洞内常年恒温8 - 11℃,盛夏之时,洞内凉气习习,隆冬季节,洞里温暖如春 。已探明的洞深约2000余米,已整修出可供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