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忻州市《代县》(2 / 5)

古为代国,春秋时期属晋,战国时称广武邑。西汉时设置广武县,此后历经变迁,隋、唐、五代、宋、金时期俱称雁门县,并且多为雁门郡所在地,是当时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元朝时废县为代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代县并沿用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代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曾在此地抗击匈奴,他训练士兵,加强边防,使得匈奴多年不敢进犯。汉时,卫青、霍去病多次从这里出塞,打击匈奴,为汉朝的边疆稳定立下赫赫战功。这里也是中原与北方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三、历史名人

1. 李克用:唐末节度使,沙陀族人。他出生于代州,自幼擅长骑射,勇猛过人。李克用在唐末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率领沙陀军南征北战,为唐朝平定了多场叛乱。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在当时的军事界有着很高的声誉。晋王李克用墓就位于代县,成为后人缅怀他的重要遗迹。

2. 杨业: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杨业长期驻守在雁门关一带,抵御辽国的入侵。他作战英勇,足智多谋,多次取得胜利,令辽军闻风丧胆。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忠勇的象征。代县的杨忠武祠就是为祭祀杨业及其家族英烈而建,祠堂内保存着许多与杨家将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是了解杨家将历史的重要场所。

四、景点漫步

1.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它位于代县县城西北20余公里处,是中原通往北方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万里长城十三关,雁门关战事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10世纪至上个世纪,发生在这附近的战斗有千余次。这里的历史遗存丰富,城墙、烽火台等建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站在雁门关上,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仿佛能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如今,雁门关已成为着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它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2. 边靖楼:位于代县古城十字街心,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万里长城沿线最高大的楼式建筑。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取“祈盼边界平定安宁”之义,也称“谯楼”,当地人称“鼓楼” 。边靖楼由高大的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占地1200余平方米,高13.3米,门洞南北贯通,楼身通高26.7米。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