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忻州市《河曲县》(5 / 7)
河曲县家喻户晓,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每逢节日庆典或农闲时节,河曲的乡村和城镇都会响起二人台的悠扬曲调,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常常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河灯会是河曲县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称其为“放河灯”,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历时三天。这是一项盛行于黄河岸边的祈福平安的文化活动,主要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具有鲜明的黄河民俗特色。在河灯会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河灯,灯上绘有吉祥图案和祝福话语,然后将河灯放入黄河中,任其顺流而下。一盏盏河灯在黄河水面上摇曳闪烁,宛如繁星点点,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相信,放河灯可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祈求平安幸福。
河曲县的美食文化也别具一格,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孕育出了许多美味的特色小吃。
- 河曲开河鱼: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特产,被誉为“活人参”。它是在冰封黄河消融时捕捞的越冬之鱼,由于冬季鱼儿在冰下蛰伏,很少进食,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河鱼的烹饪方式多样,清蒸、红烧、炖汤等都能展现出它的独特风味。清蒸开河鱼,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鱼的原汁原味,鱼肉鲜嫩爽滑,入口即化;红烧开河鱼则色泽红亮,口感醇厚,香味四溢;用开河鱼炖出的汤,奶白鲜美,营养滋补,是当地招待贵客的佳肴。
- 河曲酸粥:是河曲人四季不断的早饭,具有开胃健脾、护肤美容的功效,风味独特。酸粥的制作方法独特,将糜米或小米浸泡在酸浆水中发酵,然后煮成粥。酸浆水是制作酸粥的关键,它是用白菜、萝卜等蔬菜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浓郁的酸味和独特的香气。煮好的酸粥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酸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碗酸粥,既能消暑解渴,又能增进食欲。
- 驴肉碗托:是河曲县的传统小吃之一,老少皆宜。它以驴肉和荞面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荞面和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小块,放入碗中蒸熟。将煮熟的驴肉切碎,加入调料制成卤汁,浇在蒸熟的碗托上即可。驴肉碗托口感爽滑,驴肉香味浓郁,卤汁酸辣可口,搭配在一起,味道十分美妙。无论是作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驴肉碗托都是河曲人喜爱的美食。
- 河曲海红果:是河曲县的特产水果,已有八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果实色泽鲜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