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晋中市《太谷区》(3 / 6)

、县二级制,属太原郡。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太谷县属并州。武德三年(620),在太谷县置太州,领太谷、祁县2县;武德六年(623),废太州,太谷县、祁县仍归并州辖。从贞观起,增设道制,太谷县归河东道辖,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并州改为太原府,属太原府。五代十国时期,全境相继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领属。北宋时期,太谷县归河东路之太原府。元代属中书省之太原路直辖。大德九年(1305),太原路改冀宁路,仍隶之。明、清两代,属太原府辖。民国元年(1912)5月,直属山西省管辖。民国2年(1913),省下设道,归冀宁道(治今阳曲县)辖。民国16年(1927)4月,废除道制,仍直属于山西省管辖。民国26年(1937)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同年10月,阎锡山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太谷县属第三行政区。11月7日,日军侵占太谷,控制同蒲铁路,将太谷分割为东、西两部分。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县政府(路东)在东山郝家庄成立,隶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27年(1938)2月,阎锡山增设第八、第九行政区。同年6月,太谷县同蒲铁路以西划归榆(次)太(谷)县(也称“路西县”),属晋绥根据地第八专区辖;9月,阎锡山派员接管路东抗日县政府政权,并划归第八行政区。次年12月,阎锡山县政权倒台。民国29年(1940)1月,共产党领导的路东抗日县政府重建。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成立,太谷县路西属太行区第一办事处。民国30年(1941)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太行区改边区政府直辖。同年9月,边区政府实行新的区划,太谷县路东属边区政府太行区第二专区。民国32年(1943)5月,榆太(路西)县改榆太祁(县)联合县,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第二专区。民国37年(1948)7月13日,太谷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太谷县恢复为原建置。同年8月,改属晋中行政公署第三专区(专署驻太谷县城)。民国38年(1949)2月,改属太原市第三专区。同年9月,榆次专区成立,归其辖,榆次专署驻太谷县城(不到一月,专署迁至榆次城内)。1958年10月,属晋中专区辖,并与祁县合并,称太谷县。1961年5月,太谷县、祁县分设,恢复原建置。1968年9月,归晋中地区辖。1999年9月,晋中撤地设市,属晋中市管辖。2019年12月,撤县设区,成为晋中市太谷区。

小主,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