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长治市《上党区》(3 / 8)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东和乡:中药材种植是其特色产业之一,种植了大量的连翘、柴胡、黄芩、党参等中药材 。东和乡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东和乡还积极探索中药材的深加工,提高了中药材的附加值。例如,东和乡的一些企业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东和乡还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中药材种植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些以中药材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上党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曾在此“尝百草、识五谷、教农耕” ,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这里也因此被誉为“炎帝故里” 。
夏时,县境谓潞,属冀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上党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壶关县属上党郡。魏晋南北朝,仍称壶关县,属上党郡。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置上党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潞安)存县,直属冀宁道。1949年5月,属山西省长治专区。10月,属山西省长治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7月,长治、潞城两县合并,置潞安县,属山西省长治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9月,撤潞安县,并入长治市。1983年9月,属长治市。201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山西省撤销长治县,设立长治市上党区,以原长治县的行政区域为上党区的行政区域 ,2018年11月23日,长治市上党区正式挂牌成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上党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明清时期,潞商开创了“万里荫城,日进斗金”的辉煌 ,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潞商文化也成为上党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上党区还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潞安鼓书、上党梆子、干板秧歌、黎都花灯、黎都旺火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地展现了上党区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
潞安鼓书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表演者手持鼓板,边说边唱,以生动的故事和独特的唱腔吸引观众。上党梆子则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其唱腔高亢激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干板秧歌以其独特的节奏和表演形式,展现了上党地区的民俗风情。黎都花灯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每逢节日,人们都会悬挂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