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治市《屯留区》(2 / 8)

村,紧邻太长高速和309国道 ,这里保存了许多抗大一分校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张店镇: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主。张店镇的煤炭储量大,品质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张店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镇内的一些传统村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 河神庙乡:生态环境优美,山峦起伏,溪流潺潺。河神庙乡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种植着大量的水果和花卉,如苹果、桃子、油菜花等。每到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金黄一片,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乡内的河神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当地的文化地标之一。

- 路村乡:是屯留区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种植着大面积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路村乡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了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乡内的一些村庄,还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 李高乡:农业产业特色鲜明,以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李高乡的蔬菜和水果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乡内的畜禽养殖规模较大,养殖的猪、牛、羊等畜禽,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李高乡还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将本地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二、历史的脉络

屯留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远古时期,这里是“赤狄别种”“留吁”部落的聚居地,在今余吾一带还有个“徐吾氏”部落 。据说尧的长子丹朱分封到长子后,次子即分封到“徐吾氏” 。

夏代,屯留属冀州;商、周时代为黎侯领地 。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这里是潞子国领地,称为留吁,归晋后又称纯留 。赵肃侯元年(公元前349年),夺晋君端氏,徙处(晋君)屯留 。战国时期,这里始称屯留。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将“纯”改为“屯”,从此有了屯留之称 。

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两县,都属上党郡 ;东汉时,余吾并入屯留 。三国、魏、晋时,沿袭东汉建制 。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分置屯留、寄氏两县,皆属上党郡,不久,寄氏又并入屯留 。北齐时,取消屯留建制,将屯留并入长子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恢复屯留建制,仍属上党郡 。唐、五代时,沿袭隋代建制,改属潞州府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