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丹东市《凤城市》(4 / 12)

、沈丹公路、沈丹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建材等为主,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远堡镇还注重商业发展,形成了多个商业市场,商品交易活跃。在教育方面,通远堡镇拥有多所学校,教育水平较高,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

- 四门子镇: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同时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如香菇种植等。四门子镇还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四门子镇不断完善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设施,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四门子镇还注重文化建设,举办了一些文化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青城子镇:矿业资源丰富,主要开采铅、锌、银等矿产资源,矿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青城子镇拥有悠久的矿业开采历史,矿业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青城子镇注重矿业的转型升级,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水平。同时,青城子镇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农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 大堡蒙古族乡:作为凤城市唯一的蒙古族乡,蒙古族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习俗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为主,同时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如蓝莓种植等。近年来,大堡蒙古族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游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大堡蒙古族乡举办了一系列蒙古族文化活动,如那达慕大会等,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那时境内就已有古人类的足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凤城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夏商时期,此地为古青州地;周代属幽州;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属地,并设有武次县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后,凤城先后归辽东郡、高句丽、辽阳路、辽东都指挥使司等管辖 。清光绪二年(1876年),设凤凰直隶厅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凤凰县同名,改厅为县,称凤城县 。1985年,撤销凤城县,设立凤城满族自治县 。1994年,撤县设市,凤城市的名称沿用至今 。

在历史的长河中,凤城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邓铁梅,1892年出生于凤城市,是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