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阳市《龙城区》(3 / 8)

回龙城镇守,重修龙城宗庙及留台。公元397年,北魏攻破后燕中山,慕容宝逃回龙城,再次建都于此。公元401年,慕容熙继承王位,在龙城大兴土木,建造承华殿、洪光门和广袤十余里的皇家园林龙腾苑。当时的龙城规模宏伟,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有和龙宫、东庠、东园、祖庙、社坛以及众多华丽的皇宫建筑,城外还有龙腾苑,苑内筑有景云山,建有逍遥宫、甘露殿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公元407年,汉人中卫将军冯跋在龙城发动政变,自立为天王,国号北燕,仍以龙城为国都。冯跋去世后,其弟冯弘自立为王,改龙城为黄龙城,向南朝刘宋政权称臣,刘宋王朝封其为黄龙国王。公元436年,北魏兵攻入龙城,灭了北燕,统一北方,历经前燕、后燕、北燕三个王朝近百年经营建设的龙城故都在战火中被焚毁 。

北魏时期,龙城区属营州昌黎郡龙城县境内,营州、昌黎郡及龙城县治所均位于“和龙城”,即今朝阳市老城区。隋朝时,属营州龙城县境内,开皇年间,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复改为柳城县,隋炀帝废州,设柳城郡。唐朝时,属营州都督府境内,今辖区东北部隶柳城县(今朝阳市区),西南部隶崇州(今龙城区大平房镇)。辽朝时,属兴中府(原霸州彰武军)境内,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县,西南部隶建州永霸县(今龙城区大平房镇建州城址处)。金朝时,属北京路东境,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府,西南部隶建州。元朝时,属大宁路东境,今辖区东北部隶兴中州,西南部隶建州。明朝时,属营州卫地,今辖区东北部隶营州前屯卫(今朝阳市区),西南部隶营州右屯卫(今龙城区大平房镇),永乐年间俱废入蒙古朵颜部。

清朝时期,龙城区属卓索图盟土默特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辖地,乾隆年间设三座塔厅,后改设朝阳县。民国时期,属热河省朝阳县地。1958年,属辽宁省朝阳市地;1964年,撤销朝阳市,并入朝阳县,设立朝阳专区,专署驻朝阳县;1970年,朝阳专区改称朝阳地区;197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复设朝阳市(1980年6月正式成立),朝阳市由朝阳地区领导。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朝阳市恢复升格为省辖地级市,设立双塔、龙城两个区,将朝阳县的长宝营子、西大营子、他拉皋、边杖子四个乡划归朝阳市,和原朝阳市七道泉子乡合并设立龙城区;1984年9月,龙城区正式成立,同时撤销西大营子乡、七道泉子乡,设立西大营子镇、七道泉子镇。此后,龙城区的行政区划又经历了多次调整。

三、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