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吉林市《永吉县》(3 / 10)

风光原始质朴,境内的双顶山有大片的白桦林,秋季树叶变黄,景色迷人,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家满族乡

金家满族乡是永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永吉县东部,满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5%。乡内保留了浓郁的满族文化,满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在这里得到传承。满族的传统民居“口袋房”“万字炕”在乡内仍有留存,村民的饮食以黏食为主,擅长制作苏子叶饽饽、黏豆包等满族特色食品。金家满族乡的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同时发展了特色养殖,养殖的梅花鹿产茸量高,鹿茸品质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乡内的文化活动丰富,建有满族文化陈列馆,展示满族的历史文物和民俗用品,每年的满族火把节,全乡都会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村民手持火把,跳满族舞蹈,场面热闹非凡。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及历史人物

永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境内的星星哨遗址、大海猛遗址等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明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期,永吉县属于肃慎族的活动范围,肃慎族是满族的祖先,以狩猎、捕鱼为生,创造了早期的渔猎文化。

西汉时期,永吉县属于夫余国,夫余国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在永吉县境内建立了城郭,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夫余国衰落,永吉县被高句丽占据,高句丽在境内修建了山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如今双河镇的肇大鸡山仍有高句丽山城遗址。

隋唐时期,永吉县属于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渤海国与唐朝关系密切,学习中原文化,永吉县的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开始种植水稻、纺织麻布。辽金时期,永吉县属于辽东京道和金上京路,女真族在此崛起,金代在永吉县境内设置了驿站,加强了与中原的联系。

元朝时期,永吉县属于辽阳行省开元路,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屯田万户府,组织军民屯田,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朝时期,永吉县属于奴儿干都司,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卫所,管辖当地的女真部落,着名的乌拉部就活动在永吉县一带,以渔猎和农业为生。

清朝是永吉县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康熙十年(1671年),朝廷在永吉县境内设置永吉州,隶属奉天府,这是永吉县正式建制的开始。乾隆年间,永吉州改为吉林厅,光绪年间升为吉林府,管辖范围包括今吉林市及周边地区。民国时期,1913年吉林府改为吉林县,1929年因与吉林省同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